楹联史话
对联集锦
 
 
楹联史话


楹联始于桃符。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说:"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联始于桃符。
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
按《蜀梼杌》云:蜀未归宋(965年)之前,一年岁除夕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
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
此在当时为语讖,实后来楹帖之权輿。
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潭婵雪根据敦煌遗书斯坦因劫经0610卷背面有"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始,四序来祥/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曰: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百殃/ 立春□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初开/ □□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书门左右,吾傥康哉",认为楹联产生于晚唐以前(《我国最早的楹联》,1991年第4期《文史知识》)。

其实,口头上的对对子,诗文中的对偶句,还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
例如,《晋书》载:陆云与荀隐鹤第一次见面时,互报姓名"云间陆士龙 / 日下荀隐鹤"。
《诗经·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常常为人们所乐道。
但只能说,对偶是我国诗文的特色,不能说楹联起源于那个时代。
楹联最早从骈文脱颖而出。
"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00101 / 11100)一联,用的就是骈文句式。
节奏点在"年"(0)、"庆"(1)字和"节"(1)、"春"(0)字上。
"新年"对"嘉节","余庆"对"长春",对仗工丽。
如果不了解早期对联的这种情况,用律诗句式(00011/11100)衡量,认为"余"(0)字违律,那是极大的误解。
宋代盛行"四六",采用骈文句式撰联,允许相同虚字相对。
例如:朱熹松溪县明伦堂联"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龙虎之为变 / 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
同时也已将骈文句式和律诗句式结合起来。
例如:朱熹"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 / 鱼川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1100,1100011 / 0011,0011100)一联。
骈文句式在长联中占主要地位,不过相同虚字相对的现象越来越少见了。
律诗句式在五言联、七言联以及长联的五言、七言句中占绝对优势。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朱元璋始。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引用《簪云楼杂说》云:"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
时太祖都金陵(1368-1398年),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
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醃豕苗者,尚未倩耳。
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 / 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
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
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
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由此可见,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
虽然多数是"润色洪业,鼓吹承平"之作,由于 "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且大量制作,要求严格,因此必然有利于楹联结构的规范化。
这一点似乎尚未被人们重视。
有清一代是楹联文学的全盛时期。
南怀瑾先生早已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赵雨《走向对仗的汉语言文学--清对联》,《对联》2000年第5号)。
我们认为,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从此,文人学士以楹联赠答,用对联作文字游戏,成为一时风尚。
以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等为形式的对联文化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流风之盛,不因辛亥革命而衰落。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陈寅恪出题"孙行者"求对,周祖谟对以"胡适之",至今传为美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
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
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阅读: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