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成,源远流长。
历代文人墨客在楹联研究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在许多古代关隘、殿堂、园林、庙宇等地方都留下了不少精妙的楹联,读来使人赞不绝中。
说来奇怪,楹联这种文学形成和对称也有内在的联系。
楹联中嵌入一些数字,更是饶有风趣、妙趣横生。
我们不妨称这种楹联为“数字联”。
下面讲两个巧对数字联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光顾了一个小酒店,当时,大雪飘飘,顾客寥寥,乾隆有兴而发,出了一个上联——“水冷酒一滴二滴三滴”,要随从纪晓岚对下联。
纪晓岚是乾隆的宠臣,文学功底厚实。
纪晓岚看后,觉得这副对联很难对上,因为水冷酒三个字很特殊,它们的偏旁正好是一滴二滴三滴。
要找到这样的三个字,既要有意义,又要与数字有联系,还要保证对称,确实不容易。
不过纪晓岚毕竟是纪晓岚,他稍加思索,写出了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繁体万字)”。
这真是太妙了!丁香花三个字也很特殊,丁字的头与百字的头一样,香字的头是千,花字的头与万字的头一样。
水冷酒使人联想到寒冬腊月,而丁香花使人联想到春意融融。
这副对联内在的对称,不禁叫人拍案叫绝。
另有传说,唐朝某地建造了一座十佛寺。
工程竣工时,太守(地方官)来巡视了一下,并且在庙门右边写下了一副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然后掷笔而去,意即希望有人能对下联。
对联中嵌入了数字万、千、百、十几个月过去了,无人能对。
一天,有个文人李生路过,觉得庙门前没有下联不像话,十分感慨。
一连几天在庙门前苦思冥想,未能对出下联。
有一次在庙前的桥上散步,望见一条大船由远而来,船工正在使劲摇橹,李生见状突发灵感,对了下联——“一舟二橹四人摇过八仙桥”。
太守再一次来巡视时,见到下联连声说“妙妙妙”。
这副楹联中。
数字对数字,事物对事物,对称表现得恰如其分。
由上我们不难看出,数字中的对称美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生动而深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