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民俗节日
对联集锦
 
 
传统节日·民俗节日


元 日
<正月初一,又称朔日、正旦>首祚;
履端。
椒花颂;
柏叶铭。
开献节;
动初阳。
三朝正始;
六律司春。
人 日
<农历正月初七>长命酒;
点额妆。
三阳胜景;
七日灵辰。
岁越七日;
旧号灵辰。
半轮征月桂;
七叶验庭蓂。
桂吐半轮迎夜月;
蓂抒七叶伫春风。
镂金作胜沿荆俗;
剪彩成花溯晋风。
餉客粘鸡,临门帖燕;
灭灯禳乌,鸣鼓祈蚕。
剪彩为人,镂金作胜;
挑菜应市,卜油占年。
中 和
<农历二月初一>天教蚕市近;
人待酒帘招。
敬时应溯李;
备节合征唐。
春服新成辉戚里;
农书待献肃官僚。
赐尺久传唐代制;
遗囊远溯邺家风。
天气晴和,育蚕市近;
春光明媚,扑蝶人来。
生意敷荣,动参位育;
岁时丰稔,酒祭勾芒。
春 社
<旧时在立春戊日祭土地神>松柏;
枌榆。
鸡豚上戊;
莺燕东风。
棠梨花盛;
桑柘影斜。
社公善作雨;
戊酒好治聋。
杖鸠人半醉;
梁燕客初来。
田间桑柘晴烟绿;
村畔枌榆夕照红。
聚乐鸡豚喧里叟;
倾忱壶酒祝田神。
桑柘荫中,认来新燕;
枌榆社里,扶得醉人。
上 巳
<夏历三月上巳日>年光促;
天气新。
兰亭修禊;
曲水流觞。
桃花水涨;
杨柳旗开。
故事修春禊;
新诗纪乐游。
洛水游如昨;
山阴迹未陈。
狂歌好继陶彭泽;
雅集犹传晋永和。
启宴曲江留韵事;
舞雩沂水送春风。
杨柳旗开,桃花浪张;
兰亭地胜,曲水人来。
沂水舞雩,童冠咸集;
兰亭修禊,少长皆来。
修竹抱山,春亭映水;
幽兰得地,虚室当风。
中 元
<农历七月十五>元都大献;
赤壁漫游。
四孟逢秋序;
三元得气中。
坛滴槐花露;
香飘柏子风。
未到中秋开月桂;
且看嘉会集盂兰。
记曾大建玄都醮;
准备清游赤壁舟。
作醮元都沿旧习;
张灯京邑说良宵。
桐飘金井风迎爽;
稻熟腴山食荐新。
梵刹盂兰供大德;
玄都宝盖奉高真。
朗诵苏髯赤壁赋;
豪吟卢子羽衣诗。
大会盂兰,相沿成习;
嘉名庆月,正好中元。
金粟栏边,曾否仙娥来降月;
盂兰会里,犹传救母得升天。
铙鼓和秋声,好借清音呼夜泣;
菩提栽佛地,来将余食济荒魂。
金鼓和秋声,赖有梵音苏滞魄;
菩提栽佛地,采将余实济游魂。
69%">

一年之始——元日: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元”有始之意,元日,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元日,《书·舜典》中叫“元日”,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叫“元旦”,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在汉语各地方言中也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但在我国古代,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
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
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众人生日——人日:

  岁时节日。
又称人胜节、人节、人生日,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七。
俗谓“人人生日”。
人日的来历与传统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
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羊日,初四是猪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初七是人日,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
古时,人们以此日天气阴晴占卜终年的吉灾,日晴为吉,日阴为灾。
此俗最近始于南北朝时期,现在全国仅有澳门等几个地区保留这一古俗。
人们喜欢在这一天游花市,登高地,设家宴,燃爆竹,年庆气氛仍相当浓重。
过了“人日”,商号开市,工厂开工,年庆气氛逐渐淡化。

太阳生日——中和:

  农历二月初一为“太阳诞辰”,俗称“太阳生日”。
也称“中和节”。
这是从唐代产生的。
而再早些时候的上古时期,祭祀太阳则是在春分,也就是在每年公历三月二十一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零度时始,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基本等长。
因为春分这个节气与农事关系密切,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农谚中有:“春风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说法。
而且全国上下一起祭祀,不过国有大典,家有小祀而已。
《帝京岁时纪胜》中云:“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到了贞元五年(789)唐德宗采纳了大臣李泌的建议,立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在这天祭祀太阳,这也是德宗鼓励农桑,祈祷丰收之举。
明清时期,每到这一天,皇帝都要举行隆重的“御耕”仪式,亲自扶一下犁以示重视农业,并象征性地赐给农夫百谷;在民间,亲朋好友则畅饮中和酒,祭日神,并互赠刀尺,勉励耕作。
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乞求丰收岁稔的愿望。
清代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详细记载了北京过中和节时的情景:“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偏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鸡糕。
其祭神云马,题曰太阳星君。
焚帛时,将新正各门户张贴之五色挂钱,摘而焚之,曰太阳钱粮。
左安门内有太阳宫,都人结侣携觞往游竟日。
”北京的民俗节日有个特点,就是逢节必有应节的饮食。
除夕的饺子、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等。
中和节的节日食品就是太阳糕。
《燕京岁时记》里说:“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
”为什么上面要站个小鸡呢?民间有个传说,太阳从汤谷升起,有一扶桑树,一只玉鸡站立于上,每逢太阳冉冉升起时,它就打鸣报晓,随之民间的公鸡也报晓。
也有人说那不是小鸡,是凤凰。
《诸神的起源》中说,凤是指风神,凰是太阳。
结合起来,凤凰即是太阳的象征。
推而断之,似乎太阳糕上站立一只凤凰好像更美些。
在这一天吃太阳糕的风气最盛于清初。
二月初一这天,太阳出来后,家家在院内面向东方设香案或挂太阳星君神码,供太阳糕三、五碗,由男家长率领男性家眷焚香祭拜。
女性不许参加,正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日”。
以前在左安门有“太阳宫”,是日都人纷纷前往上香,其实也是开春了,人们借此机会出去走走。
大约50年前,这一节日基本消逝,据说现在的台湾,每到中和节还吃太阳糕,不知真否。

土地神祭日——春社:

  春社,是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合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食其胙。
”社日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
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二社日》:“《统天万年历》曰: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
”然此后又有官社、民社之分。
民社为二月二日,俗称“土地公公生日”;官社日期不变,其祭祀为国家祀典,在社稷坛举行。
古代春社日,官府及民间皆祭社神祈求丰年,里中有饮酒、分肉、赛会、妇女停针线之俗。
《礼记·明堂位》:“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
”社日兼有祭神和相邻会聚宴饮的性质,在古代受到人们的重视,古书中亦屡见记载。
唐张籍《吴楚歌词》:“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唐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元方太古《社日出游》诗:“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来客半醺。

春禊之日——上巳:

  上巳节,又称元巳节、修禊节,最初在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为了便于记忆,自魏晋时起,人们便将它固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而不再问逢巳与否。
《晋书》卷二十九《礼志》载:“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
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
”关于上巳节的起源,据专家考证,可能源于上古时期对主管爱情、婚姻和生育的女神的祭祀活动及由此而来的仲春之会。
古时,每到上巳节这天,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嫔妃、公卿大臣,都要到江河池沼之滨洗濯沐浴,以求消灾去病、祈福求祉、祓除不祥。
关于这一习俗的起源,《宋书》有如下的说法:“旧说,后汉郭虞者,有三女,以三月上辰产二女,上巳产一女,二日之中而三女并亡。
俗以为大忌,至此月此日不敢止家,皆如东流水上为祈禳自洁濯,谓之禊祠(同‘祀’)。
”其实,这只是民间的演绎,不足为信。
早在先秦时代,通过沐浴洗濯而以祈达到消灾去病目的的风俗就已相当盛行;而在周朝时,在规定的时间里行“祓除衅浴”之礼已成为一种制度,并有专门的女巫掌管此事。
  到了魏晋时代,上巳节逐渐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称曲水宴)的节日,并由此而派生出上巳节的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魏明帝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东晋海西公也在建康钟山立流杯曲水。
梁刘孝绰《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曰:“羽觞环阶转,清澜傍席疏”。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要算王羲之与其友在会稽举行兰亭之会了,大家饮酒赋诗,论文赏景。
王羲之挥毫作序,乘兴而书,成就了书文俱佳、举世闻名、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后人亦把此碑帖称为《禊帖》)。
与“曲水流觞”类似,古时上巳节这天还有“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绛枣”的习俗,即把煮熟的鸡蛋或红枣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
晋张协《禊赋》中对此就有记载:“夫何三春令月……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于河中。
”  唐代时,上巳节已成为全年的三大节日之一,节日的内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春游踏青、临水宴饮。
据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三月”条载,唐朝时,皇帝在这天也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同甘共苦行祓禊之礼:“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
杜甫的《丽人行》对此盛况亦有描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唐诗人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中也详细记载了盛会的情况。
宋朝以后,三月上巳风俗渐渐衰微,但一些习俗仍在流传。
明初时,朱元璋皇帝为示太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三携大臣们一道春游,这天“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
民国时期,我国各地还留有三月三消灾除凶的风俗,如北京一带“三月三日,病创者多以长流水洗之”、江苏吴中地区“(三月)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安徽寿春地区“三月初三日,士女多携酒饮于水滨,以禊祓不祥。
妇女小孩,头插荠菜花,俗谓可免一岁头晕之病……”  时至今日,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从云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举行的泼水节活动中,我们依稀还可看到古时上巳节祓禊之俗的影子。
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这个节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鬼节——中元:

  中元节,亦称“盂兰盆节”、“鬼节”,时在夏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原为宗教节日,一说始于道教,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日,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
是日道观作斋醮荐福。
一说始于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弟子目莲曾设百味果,供养十方僧众,救母于倒悬之中,佛教于是兴起“盂兰盆会”。
后演变为民间祭祖日,家家追荐祖先亡灵,意为超度亡魂野鬼,遂称“鬼节”。
清代中元节祭扫,尤胜清明,庵观寺院,设盂兰会,街巷搭起高台,鬼王棚座,诵念经文,演出《目莲救母》剧,做水陆道场,施放焰口,俗谓“济孤魂”。
还用纸扎糊法船,长至七八十尺者,临池焚化,还点燃河灯,俗谓“慈航普渡”。
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两岸观者数以千计,都中小儿亦于是夕执长柄荷叶,燃烛于内,又以青蒿缚香数百燃之,谓星星灯,结伴呼群,游乐于月下,更尽乃归。
其夜,民间各家以纸钱在路旁焚烧,谓“祀孤魂”,今汉族七月半仍有祭祖活动。
蒙古达斡尔、彝、纳西、白、苗、侗、布依、壮、土家等族也过此节。
  中元节期间,民俗活动有普度、放水灯、抢孤等。
如闽南地区及台湾地区民间七月称为“鬼月”,尤以七月十五为鬼门大开之日,各地纷纷都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的仪式,所谓“普度”是指祭拜无祀之孤魂野鬼(俗称好兄弟),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供拜“五味碗”——鱼、肉、鸡、鸭和菜五种祭品,此外还要供奉糕、粿、水果等。
在每一种祭品上皆须差三角形的纸旗一面,除了书写“庆赞中元”外,下面写供奉者之姓名,好让好兄弟吃的明白,然而中元普度并非只是请好兄弟吃大拜拜,更希望他们能安安份份,莫在人间骚扰,另一方面代向阎王求情,请阎王大发慈悲,尽量使他们早日投胎转世,脱离鬼域,由此可见“普度”乃为一桩极富人情味的民间习俗。
  


阅读: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