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除夕夜
对联集锦
 
 
传统节日·除夕夜


凤卜;
鸡占。
消腊;
迎年。
大节夜;
赛路神。
农人祈谷;
才子祭诗。
田父谁祈谷;
词人合祭诗。
买春输一刻;
度腊剩三更。
柏叶春回处;
梅花月上时。
三百六旬即尽;
七十二穷已穷。
三百六旬飞灰尽;
七十二候纪漏终。
今夕正宜听吉语;
吾侪合制送穷文。
长幼团圞分岁毕;
送迎新旧此宵中。
星回于天岁云暮;
年尽此夕夜如何。
夜歌有酒消残腊;
高烛谁家候曙光。
寒笳送尽人间腊;
晓角吹回雪里春。
爆竹声中催腊去;
寒梅香里送春来。
才子祭诗,词坛雅事;
农人祈谷,村落遗风。
灶祀黄羊,早辞残腊;
樽浮绿蚁,以待来年。
夜如何其,晓钟未动;
岁云尽矣,更漏频催。
俗记吴农,分岁家家喧爆竹;
辞传楚客,迎年处处换桃符。
美景良辰,喜见天时初转泰;
光风霁月,幸逢人事又重新。
69%">

“除夕”的由来: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
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有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
古往今来,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蜀之风俗如此”(苏轼《岁晚三首序》)。
多少年来,我国还有除夕“吃年饭”的习俗,这顿年饭,南方人多备鸡鸭鱼肉,北方人则以包水饺来庆祝新年。
全家团聚,共进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也是人们回顾旧岁、憧憬新年的一种形式。
另外,每至除夕夜12点,人们鸣放鞭炮来驱邪避凶,喜迎新年。

除夕与年: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
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
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
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
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
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
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
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
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
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
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
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
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
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
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
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
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
“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
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阅读: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