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中秋节
对联集锦
 
 
传统节日·中秋节


月夕;
霜容。
献镜;
饮羹。
巫山丝竹;
翰苑金莲。
明月映天;
甘露被宇。
袁宏法渚;
庾亮登楼。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天上一轮月;
人间万里明。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白人随鹤舞;
明月逐人归。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明。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圆。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辉。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
水续万古流。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薄帷鉴明月;
高情属云天。
明月本无价;
高山皆有情。
皓月无幽意;
清风有激情。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国强家富人寿;
花好月圆年丰。
一曲霓裳传玉笛;
四围云锦拥金徽。
一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辉增。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玉镜明。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辉增。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箫管乐中秋。
三五良宵开玉宇;
大千世界涌冰轮。
三五良宵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玉轮。
天上则琼楼玉宇;
人间亦贝阙珠宫。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玉轮光满大千界;
银汉秋澄三五宵。
日射晚霞新世界;
月临天宇玉乾坤。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月满一轮辉宇宙;
花香千里到门庭。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
应推明月十分圆。
叶脱疏桐秋正半;
花开丛挂树齐香。
金鸡啼明天破晓;
嫦娥起舞月高悬。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叫月杜鹃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明月清风景物秀;
神州春色画图新。
轮影渐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笙歌曲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喜得天开清旷域;
宛然人在广寒宫。
霓裳舞起终宵朗;
玉女歌扬彻夜辉。
爆竹声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
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时,香云成海;
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庾亮登楼,平分秋色;
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衮冕羽衣,上方奏曲;
琼楼玉宇,高处生寒。
银汉流光,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
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共赏圆月,不忘骨肉父老;
喜迎中秋,怀念台湾同胞。
仙偶幸逢,明月妆成银世界;
灵胥未泯,涛声逐白马齐来。
辉映终宵,明月妆成银世界;
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
佳节倍思亲,盼望和谈成一统;
明月争送辉,实现合作共升平。
中秋节的由来: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
”这诗句中说的“中秋”,指的就是妇孺皆知的中秋节。
在我国,一年之中与岁时有关的节日非常多,而中秋节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
中秋节还有八月半、团圆节、月夕待一些别名。
因为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称“八月半”。
因为中秋节人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夜饮玩月的习俗,又有媳妇归省至此日必还家的俗规,且以圆月为象征,称中秋为团圆节。
又因为传说唐明皇在这一天夜游月宫,便称中秋为月夕。
至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中秋节,文献上找不出答案。
古时专门记述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中唯独没有关于中秋的记事。
就连唐代成书的《初学记》中也不见关于“中秋节”的文字。
  关于中秋节的来由,前人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中秋与秋社有关。
周云锦、何湘妃合撰的《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中说:“或许是因为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家事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在播种的时候,就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成时也祀土地神报告丰收,答谢神祗的护佑。
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做‘秋报’。
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很可能中秋节,就是‘秋报’的遗俗,经过后人踵事增华而渐渐盛大起来。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秋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
今人徐杰舜、陈顺宣合著的《中国的风俗》一书中说:“中秋节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对月的原始信仰有联系。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礼记·祭法》中就有‘夜明,祭月也’的记述。
秦汉之前的礼仪中,就已经有秋分之夜,天子到国都西郊月坛祭月的规定,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场所。
从唐诗写中秋的诗中,已看到当时已经把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
到宋朝,节日活动已很盛大,南宋时杭州因为中秋赏月,‘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鼓,玩月游人, 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

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逄蒙看见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后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
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
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
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
将往,枚占于有黄。
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
’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

月饼的来历: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
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中秋节习俗:

  吃月饼

  宋代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们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
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
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
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来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
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
这无疑是汉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
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
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为“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
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
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玩兔儿爷

  近人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记述了一位叫荣儿的宫女讲述的故事。
当时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太后慌乱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
故事说,“晚饭后按着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
这大概是沿着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罢,‘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
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请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
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
街上有时偶然听到晋北人唱‘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甜不过尕妹妹的温柔。
’可见,晋北的斗全是方的了。
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上黄纸,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
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
还有两枝新毛豆角。
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
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我们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
我们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点礼仪不周,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
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都是争着参加,没有一个人敢拉后的!我和娟子是替换着来磕的头。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宫廷中祭拜月兔的规矩,虽说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而虔诚。
从这个故事看,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
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
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
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玩月

  中秋玩月,今人称之为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
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楼,贫者多寄于酒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佳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
除了贵族和民间玩月的情况,此外还有赏游型的玩月。
唐李涉《中秋夜君山台望月》诗:“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
不米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月当天。
”这是登山玩月的佐证。
明《江南志书》记载:常熟县八月望日“游人操舟集湖桥望月。
”这是泛舟玩月的佐证。
当然,古人玩月,并不仅仅是只玩赏中天朗月,而往往是把月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连带在一起观赏,比如著名的景观——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等,无疑都是人们中秋玩月的绝好所在。


阅读: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