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教育联语
对联集锦
 
 
毛泽东教育联语

毛泽东不仅擅写对联 ,而且年轻的时候,在安化县城困厄时。
和他的同学萧子升(瑜) 一起给店主送对联乞讨。

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1939年,毛泽东挽“平江惨案”烈士联曰:“日冠凭陵,国难方殷,枪口应当向外;吾人主战,民气可用,意志必须集中。
”1946年4月挽“四八”烈士(王若飞、叶挺、秦邦宪等)联曰:“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丧砥柱;党中留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苦,化为力量,一心一德,誓争胜利慰英灵。
”此二联皆结合不同时政情势,鞭挞邪恶,宏扬正气。
1944年挽彭雪枫联曰:“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1947年挽续范亭联曰;“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此二联深情溢注,讴歌逝者,引发读者敬肃痛惜之情。

 1928年3月20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到达湖南省桂东县沙田圩,准备策应湘南起义。

  3月31日,正逢沙田赶墟,毛泽东又把工作做到了墟场。
墟场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戏台,毛泽东决定趁赶墟的人多时,登台演讲。
早饭前,他带着桂东籍的一团三营八连党代表陈奇等几个营、连干部到戏台上来看讲台,当看到戏台两边各立着一根油漆的柱子,便对陈奇说:“两边柱子上要是贴副对联就好了,你是秀才,看写什么好?”

  “这……我一时也想不出来……”。

  “三国时,曹植三步作诗,我给你三十步时间,作副对联来。

  陈奇沉吟了许久,然后抬起头:“有了!上联是‘旧的打它个落花流水’;下联是‘新的建设得灿烂光明’!”

  毛泽东当即夸道:“好!不愧是个秀才。
不过,依我之见,‘旧的’改为‘旧世界’,‘新的’改为‘新社会’,则更加贴切。
”陈奇听了频频点头。

  上午10点多钟,毛泽东健步登台发表演讲,那副改定的对联已用鲜红的纸写好贴在两边的柱子上,分外醒目:

  “旧世界打它个落花流水;新社会建设得灿烂光明。

一九三一年秋,毛泽东到中央苏区兴国长冈乡调查。
一天,刘大娘争着要毛泽东在她家用午饭,用当地人爱吃的拿手好菜招待。
毛泽东一尝,连称“好菜”,便问叫什么菜?在座的刘大爷也叫不出名字。
这时,陪同毛泽东的乡长说:“请主席取个名吧!”毛泽东嘴里品尝着美味,笔下写了一副对联:

  上盘下盘,盘叠盘,盘盘装好菜;
  主料配料,料拌料,料料出佳肴。

横批是:四星望月。

上联用了六个“盘”字,下联用六个“料”字相对,字虽重叠,而字意变化,又富有情趣,横批“四星望月”是画龙点睛,即富诗意。


  从此,当地人就把这道菜叫做“四星望月”。

 在第一反“围剿”前夕,1930年12月25日,毛泽东为在江西宁都召开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作的对联,不仅明白晓畅,更将红军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巧妙嵌入其中: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此联撰出一周内,我工农红军指战员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十万大军的第一次反共“围剿”。

  毛泽东不仅用对联这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唤起工农大众,阐释政治路线和军事思想,还用它预示某种世态,传播某种文化信息。
1971年9月的一天,周恩来向毛泽东书面汇报了林彪一伙准备叛逃的异常情况,请示处置办法。
毛泽东阅过材料后,在他喜欢用的一把丝绸折扇上题联,旋即叫警卫人员直送周恩来。
题联为:“各求各志各行各路;离凡离圣离因离果。

  “各求各志”,意即各从其志,语出《史记·伯夷传》:“道不同不相与谋,亦各从其志也。
”既然各有各的目的和志向,必然会各走各的路。
下句的“凡”、“圣”来自儒学范畴。
儒学把人分为“圣人”“凡人”,圣人指圣贤豪杰,凡人指人民大众。
“因”“果”为佛家语,作者借此表示辩证法的因果规律:林彪的反革命行迹完全背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无产阶段的神圣事业,背离了事物的因果规律,肆意妄为,必然没有好下场!当年9月13日凌晨,林彪果然撕去“最最最”面纱,驾机叛逃,是为“各求各志,各行各路”,顷刻即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果然离凡离圣离因离果。

  此联在毛泽东的全部对联作品中别具一格,活现出料事如神、处变不惊的智者形象。

  毛泽东既擅工对,也有不拘一格、脱口而出的宽对。
如,1950年为其母校湖南一师题句:“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1951年为延安老区人民题联:“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1952年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联:“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由于这些联语深入浅出,言近旨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号召力,故老少传诵,妇孺皆知。

  毛泽东的联语内容丰富,不拘一格。
作为党的领袖,他知人善任,并常用联语评赞党内同志。
这些评赞联极能抓住被评赞者的特点。
“文革”时期,他和陈毅回忆1935年红军反对张国焘分裂阴谋时,评价朱德总司令:“度量大似海,意志坚如钢。
”当时张国焘实行逃跑主义,自立伪中央,并用枪威胁左路军总指挥朱德,逼迫朱反对毛泽东,反对党中央北上。
朱大义凛然,断然拒绝。
毛泽东还曾用联语“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评赞叶剑英。
1973年冬,在毛泽东书房兼会客室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主持人毛泽东当着各位政治局委员的面,送给新出任工作的邓小平两句话:“柔中有刚,绵里藏针。
”这一评赞联紧紧抓住了邓小平性格特征的本质。

1934年2月的一天,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来到离中央政府所在地沙洲坝不远的乌石垅,帮助红军家属犁田。
休息时,有一老者深知毛泽东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便想讨教讨教革命的道理,于是出了一上联曰:

    雾锁高山,哪个尖峰可出?

  毛泽东听后,眼睛凝视了一下田野,看见插在田头的红旗迎风招展,应声答曰:

    火烧原野,这杆红旗敢行。

  众人听后,齐声喝彩。
一私塾先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大家说:“我出一上联给大家对对。
”私塾先生沉思了一下,看见路旁的一条小溪流,有所触动,于是出联曰:

    涓涓小溪,岂能作浪?

  毛泽东看了看群众点烟的火柴杆的点点火星,即生灵感,回对曰:

    星星火炬,可以燎原!

  这下联既工整、贴切,又饱含革命哲理,气势磅礴。
私塾先生一听,伸出大拇指高兴地赞扬道:“妙!妙!”
 失败者成功之母;
    困难者胜利之基。

    ——毛泽东于1938年题词[亦用以自箴]

  注: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
当贝特兰问“如何克服投降主义”时,毛泽东说:“言论上指出投降主义的危险,行动上组织人民群众制止投降运动。
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这种悲观主义认为中国打了败仗之后再也无力抗日。
不知失败正是成功之母,从失败经验中取得了教训,即是将来胜利的基础。
悲观主义只看见抗战中的失败,不看见抗战中的成绩,尤其不看见失败中已经包含了胜利的因素,我们应当向人民指出战争的胜利前途,使他们明白失败和困难的暂时性,只要百折不回地奋斗下去,最后胜利必属于我们。
”这副对联就是这一段话的精神的高度概括,为鼓舞全国军民夺取抗战胜利而作。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自箴

  注:1914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题此联以自勉。
整联的主旨在强调一个“恒”字。
既反对不顾身体健康的苦熬苦学,又反对一曝十寒的忽热忽冷。
“一曝十寒”,语出《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关于此联,其上联有的书写作:“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此联系改明代胡胥仁联语而成。
胡的原联是:“若有恒,何必三更曝,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

    ——毛泽东于1927年9月题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军旗

  注: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的武装暴动。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中国大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随后,湘鄂赣粤等省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起义。
其中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规模和影响最大。
9月初毛泽东遵照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将湘赣边界地区的工农武装和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共约五千人,编成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于9日开始破坏铁路,11日起义。
起义受挫后,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于10月下旬转战至井冈山,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民族英雄;
    虽死犹生。

    ——毛泽东题谢子长墓

  注:谢子长[1897-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陕西省安定[今子长]人。
原名世元,又名德元,号浩如,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陕西地方部队中进行革命活动。
任安定县民团团总等职。
大革命失败后,参与领导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
历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委员兼第三大队队长、中共陕北特委军委委员、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总指挥、第26军第42师政委、中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领导开辞陕北苏区。
1934年8月在青涧河口战斗中负伤,次年2月21日逝世。
此联为流水对。

    团结起来;
    光明在望。

    ——毛泽东为《光明日报》创刊题词

  注:1949年6月16日,《光明日报》在北平[今北京]创刊。
当时是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
毛泽东题了这副对联。
主语平易,不对自对,上平下仄,偶有所见,非自今始。
寄意甚深,给人鼓舞。
民盟乃至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去迎接已经“在望”的人民革命完全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光明”。

    主义遵马列;
    政权归工农。

    ——毛泽东于年月为江西省兴国县城岗乡书院撰门联
  注:1931年7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到兴国县城岗乡,观察地形,准备在这一带打好第三次反“围剿”的第二仗,并应邀为乡党支部经常开会的书院大门写了这副对联。
上联讲党的指导思想,下联讲工农革命的政权建设,给乡党支部指明了方向,语言简明,内容深刻,对仗工稳。

    世界是我们的;
    做事要大家来。

    ——毛泽东题湖南一师附小礼堂

  注:1918年6月,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毕业,被聘任为该校附属小学主事[校长]。
教师们请毛泽东为学校写了这副楹联,刻在竹板上,悬挂在礼堂内。
联语通俗易懂,表达了毛泽东对当时学生们的勉励与希望。
上联表达主人翁思想,世界走向未来,不来是属于青少年的。
下联倡导为社会服务思想,人人为社会服务,国家就会强盛起来。
自然,这副楹联也表达了毛泽东当时的人生志趣。

 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

    ——毛泽东为陕西省延安枣园人民题词

  注:1949年10月,毛泽东接到延安老区人民祝贺新中国诞生的贺电,曾热情复电。
1951年,毛泽东给延安枣园人民题写了这副对联。
这对联虽是对延安枣园人民写的,其用意对所有的革命老根据地人民都适宜的,既肯定了老根据地人民对革命的贡献,更希望他们在新时代里作出更大的成绩。
这是一副宽对,整体上相互对仗,个别词义不相对。

    要做人民的先生;
    先做人民的学生。

    ——毛泽东为湖南第一师范同学们书题

  注:1950年,曾在湖南一师与毛泽东同学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周世钊,请毛泽东为一师写校牌,题词。
毛泽东都答应了,写了校牌“第一师范”四字,并写了这两句题词。
这两句题词,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对联,但由于含意深刻,相反相成,字数一致,节奏对称具有对联艺术形式美的部分特征,故且也附录在此。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书题

  注:1952年6月20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行成立大会,毛泽东题写了这副对联。
毛泽东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他题词不单有一般祝贺的用意,更在于指导意义,常常既是指导方针,又是指导思想。
新中国建立几十年来,开展体育运动,进行体育工作,都是遵循这副对联的思想的。
这副对联的构思非常精妙。
一、说明了发展体育运动的重大意义,在于增强全国人民的体质,这是强种强族的大事,这是洗刷帝国主义污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耻辱的大事。
二、规定了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性的目的和宗旨。
三、揭示了发展体育运动与增强人民体质之间的因果辨证关系。
这虽是一副宽对,却是对联中难得的精品。

    洢水拖蓝,紫云反照;
    铜钟滴水,梅岭寒来。

    ——毛泽东题湖南省安化县北宝塔

    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
    新社会建设灿烂光明。

    ——毛泽东题湖南省桂东县沙田坪军民大会

  注:1928年3月30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到桂东县沙田坪,发动沙田地区二十多个村子的贫苦农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帮助建立中共桂东县委会和县工农政府。
4月在一次军民大会上,毛泽东不仅登台演讲,还为大会写了这副对联,长贴在会场前的两根粗大柱子上。
这副对联,既表述工农革命的现实,又说明工农革命的目的,为广大工农民众所易理解与接受,起到了动员广大贫苦大众起来参加工农革命的作用。

 项羽重瞳,犹有乌江之败;
    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

    ——毛泽东题萨都刺《徐州怀古》

    提高警惕,肃清一切特务分子;
    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毛泽东题肃反工作方针

  注:作者这一联,当时是作为肃反工作要提高警惕、防止偏差的方针提出来的,在这一联的手稿旁,毛泽东还批有:“1955年5月12日最高国务会议通过。
存。
”他在这次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中讲了这一联。
用对联形式说明和规范党的工作方针,是毛泽东的一大创造。
对联语言简明,节奏感强,好懂好记,便于广大群众普遍理解与执行。
这是一副宽对,上下联整体意思相辅相对,联语结构相同,收尾还做到了平仄相对,为了达意的需要,没有拘守部分词语的对仗。
“不以辞害意”,是我国修辞学中的一个传统原则。

    你当年剥削工农,好就好,利中生利;
    我今日斩杀土劣,怕不怕,刀上加刀?
    ——毛泽东为江西省遂川县公审土豪大会所撰

  注:1928年1月,遂川县工农政府成立,召开成立大会,同时审判一个血债累累的土豪劣绅。
毛泽东为大会拟了这样一副对联。
对联的政治观点鲜明、语言通俗明白。
上下联对仗工整、恰当,是大手笔的举重若轻之作。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主权。

    ——郭沫若代毛泽东撰题陕西省延安新市场

  注:据樊昊在《毛泽东和他的顾问》一书介绍,1939年,延安在南郊建立了新市场,边区政府一位负责经济工作的同志去请毛泽东给新市场门楼题词。
毛泽东很忙,便推存郭化若,他说:“郭化若同志的字写得很不错,还是由他写吧。
”在毛泽东的授意下,郭化若给市场门楼上方写了“延安新市场”五个大字,还写了这副对联,署名仍是“毛泽东题”。
1992年樊昊去延安,还去原来的新市场看过,门楼上的横匾已不见了,两边立柱上刻的对联字迹清晰,是郭化若的字体,“毛泽东题”的署名也很清晰。
后来樊问郭为什么要署毛主席的名字,郭说,本来是请毛主席写的,我当然不敢署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副宽对,观点鲜明,政治性强,宣传了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暗含有对当时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语言通俗明了,整体风格,的确像毛泽东作的。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毛泽东为第一次反“围剿”动员大会所作

  注:1930年12月上旬,蒋介石到南昌,召集国民党党政高级官员会议,决定“围剿”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随之调集兵力十万,发起了第一次大“围剿”。
1930年12月24日,毛泽东、朱德在江西省宁都小布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反“围剿”作战计划。
在动员誓师大会上,毛泽东作了富有说服力和振奋人心的动员报告和这副对联,详细说明了我军反“围剿”的有利条件,也反复说明了“诱敌深入”的必要和好处。
从对联艺术的角度讲,这副对联的写法叫“宽对”。
即从整体上要求上下两联内容上要相互关联、呼应、对比、衬托;词语组合上只要字数整齐、虚实相当,形似对偶即可,不在意个别词语是否相对。
步此而论,这副对联可算宽对中的佳作。
此联是毛泽东游击战略思想的高度概括。
从它不仅在现代联史上,就是在现代政治史、军事史上都有突出的地位。
他的“农民和游击队组织与政府”理论(1929-1949年),已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作为本世纪以来的62项重大贡献之一,写进芝加哥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丛书《今日伟大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科学》一书中。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毛泽东书赠毛泽建

  注:此联赠堂妹毛泽建。
联句出自《鹤林玉露》:“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以日常生活中并不难见的例子作喻,说明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看似很小的力量,也能做出以为根本办不到的事情。
联句浅显通俗,寓意深刻,使16岁的毛泽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使她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磨炼出刚强的意志,表现出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毛泽东贺张维母80岁寿诞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毛泽东赠马毛姐

  注:1949年4月21日,年仅16岁的马四姐参加了渡江战役,因战绩突出,被授予“渡江英雄”称号。
后来,她被邀请参加了开国大典和1951年国庆庆典。
1951年国庆节期间,毛泽东特意为这位没有正式名字的马四姐取名“马毛姐”。
他说:“‘马’,是你家的姓,名字的第一个字就跟我的姓了。
”他知道马毛姐上学了,便高兴地题了这副对联送她。
对联寥寥八字,言简意赅,寄托着伟大领袖对马毛姐、也是对全国所有少年后辈的殷切希望。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毛泽东赠陈嘉庚

  注:陈嘉庚[1874-1961],福建省厦门人。
爱国华侨领袖,抗战爆发,他奔走在南洋抗日救亡的前列,领导了“南洋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1941年,他访问延安,毛泽东多次与他交谈。
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18日,重庆各界举行庆祝陈嘉庚安全返回新加坡大会,毛泽东特送了这一祝贺条幅,对他作了高度的评价与赞誉。
新中国建立后,陈嘉庚回国定居,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毛泽东贺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70岁寿诞

  注:1949年12月21日,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70岁寿辰,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共中央,手书了这副具有中国传统的寿联赠送斯大林,表达了新中国人民的心声,显得分外高雅亲切。

  (陆君云 整理)
 柔中寓刚;
    绵里藏针。

    ——毛泽东赠邓小平

  注:邓小平在“文革”期间受尽迫害。
1973年年初“复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同年二二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建议邓小平参加中央军委工作,任总参谋长。
毛泽东介绍说:“我请了一位军师,出任总参谋长。
他办事比较果断,也是你们的老上司,他叫邓小平。
”并以“柔中寓[一作‘有’]刚,绵里藏针”称赞邓小平,概括了他既坚持原则,又机动灵活的特点。

    度量大如海;
    意志坚如钢。

    ——毛泽东赞朱德

  注:1937年3月2日,毛泽东同朱德等出席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开学典礼。
毛泽东在会上讲话,并为第二队学员题词:“要学习朱总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江河移胯下;
    蚂蚁做波臣。

    ——毛泽东戏赠周小舟

  注:周小舟[1912-1966],湖南省湘潭人。
1936年任毛泽东秘书。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等职。
约在1938年,一天,毛泽东与周小舟在延河边散步,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一旁小便。
毛泽东便风趣地随口念出这一联戏赠周小舟。
联语将男孩小便比喻成“江河”,自然是夸张之语;这“江河”居然在小孩的“胯下”流动,带有开玩笑的意思。
而被这“江河”流动所能冲走的当然只有蚂蚁之类的小昆虫,于是蚂蚁便成为随波逐流之徒。
这虽是戏语,却包含有一定的人生哲理。
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为潮流所淹没的,总是那些卑微、藐小之辈。
毛泽东将这一联语戏赠周小舟,可能带有勉励周坚持原则立场,不随波逐流之意。

  (陆君云 整理)
二月梅香清友;
    春风桃灼佳人。

    ——毛泽东贺廖廷璇、皮述莲同学新婚

  注:谬廷璇,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同班同学,1915年春新婚时,毛泽东作此联相贺。
上联赞美新郎:“梅香”,比喻其品格;“清友”之“清”,有不慕荣利、淡泊宁静的意思。
下联赞美新娘:“桃灼”,语出《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花”,用以形容新娘的娇美。
上、下联中的“二月”、“春风”,点明新婚佳期的时令,暗含新婚夫妻的祝福,祝他们幸福美满,犹如明媚的春光,“梅香”与“桃灼”相对,堪称绝妙,梅谈雅,桃艳丽,梅香沁人心脾,桃灼绚烂夺目,浓淡相宜,神形俱美。

    爱群东阁能延客;
    别后西湖赋予谁。

    ——毛泽东赠王熙同学

  注:1917年暑期,毛泽东到宁乡拜访了同学王熙,告别时,与王熙深情地握手,还吟了这一联赠王熙。
上联表示感谢王熙的盛情款待。
“东阁”,典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
”下联表示别后将保留此次拜访王熙所留下的美好记忆。
“西湖”,比喻令人难忘的、美好之处。
“赋予谁”,意即“谁”也不会“赋予”,除了王熙。

    诸葛一生惟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毛泽东赠叶剑英

  注:这是一副集句联,集自明代李贽的《藏书》。
毛泽东晚年,一次同身边的人员谈到叶剑英,说他是立了大功的人,并引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
不久,毛泽东当面将这两句话赠给了叶剑英。
上联“诸葛”,指诸葛亮[181-234],三国时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魏将司马懿说:“亮平生谨慎”。
“谨慎”,谓郑重,细心。
即古人所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之意。
下联“吕端”[935-1000],北宋大臣,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任宰相,太宗称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聂荣臻元帅说:“纵观叶剑英同志一生,每逢革命的关键时刻,他部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以超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胆略,勇敢机智地捍卫革命利益。
他的这种精神是何等的可贵啊!他的革命立场,他的原则性,是何等坚定啊!吕端大事不糊涂,他是无产阶级的吕端!”这一集句联,可以说是对叶剑英一生最好的总结与评价。



    濯足;(邹春培)
    修身。
(毛泽东)
    ——毛泽东对邹春培

  注:1903年,毛泽东在南岸私塾师从邹春培先生读书。
邹先生除了教学生背诵经书之外,还开始让学生作“对字练习”。
所谓“对字”,就是先生出一个“字”或一个“词组”,让学生对上一个相应的“字”或“词组”,以训练学生辨别词性、把握词语组合的初步能力。
毛泽东自幼读书,聪明颖悟,超出一般学生,每次“对字”,都能出色完成。
一次邹春培外出,让学生们在学堂内温书,毛泽东却带着大家在门前清水塘里游泳、戏水。
邹先生回来见了很生气,要学生对对子,对不上的要挨打。
他出了“濯足”,毛泽东对“修身”。
邹先生认为对的妙,竟免了对学生们的罚打。
1957年毛泽东与老友回忆这一情景时,解释道:“这个‘濯足’,就是洗脚,《孟子·离娄》上讲:‘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楚辞·渔父》也说:‘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那个‘修身’,就是修心养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礼记·大学》上讲:‘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先生批评我们不该玩水,我们说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提高修养。
先生当然拿我们没有办法。

    牛皮菜;(邹春培)
    马齿苋。
(毛泽东)
    ——毛泽东对邹春培

  注:一次邹春培与学生们外出“踏青”,随手从路边扯出一蔸牛皮菜便以之为题,让学生们对,毛泽东对以“马齿苋”,邹先生认为是“绝对”,并大加赞赏。

    云流千里远;(萧瑜)
    人对一帆轻。
(毛泽东)
    ——毛泽东与萧瑜联句《五律·湘江晚眺》之颔联

  注:此为毛泽东与萧瑜“联句”合作的五律诗颔联。
“联句”,过去时代做诗的方式之一。
两人或多人共做一诗,相续成篇,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续。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了林黛玉与史湘云联句的情形。
萧瑜[1894-1976],名子昇,又名旭东,湖南省湘乡人,与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同学,20世纪30年代初去了法国,后长期侨居国外,在乌拉圭去世。
1914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与同学萧瑜相交甚厚,课余饭后,他们常一道在湘江边漫步,谈诗论文,相互唱酬,指点风帆沙鸟,烟树晴岚。
一天傍晚,他们又来到湘江畔,晚霞夕照,归鸟轻帆,吸引着他们,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湘江两岸的秀丽风光,大大诱发了两位年轻才子的诗兴,他们即兴联句,对景吟诗……。
他们的联句当较长,可惜萧瑜只记下了八句:“晚霭峰间起,归人江上行。
云流千里远[前三句萧瑜],人对一帆轻。
落日荒林暗[毛泽东续两句],寒钟古寺生。
深林归倦鸟[萧瑜续两句],高阁倚佳人。
……[毛泽东续句]”这一段五言联句[包括下两联],写湘江两岸傍晚时景色,如描如画,有动有静,江上轻帆,深林归鸟,历历在目;古寺钟声,在耳边萦回。
高阁佳人,倚栏眺望,是欣赏江边的美丽风光,还是归帆而思念外出的亲人?可惜,下面的诗句没了。
两人即兴成诗轮流相续,诗语生动,对仗工稳,其诗才之敏捷,诗艺之高妙,着实令人赞佩。

    落日荒林暗;(毛泽东)
    寒钟古寺生。
(萧瑜)
    ——毛泽东与萧瑜联句《五律·湘江晚眺》之颈联
  (联释见上。

    深林归倦鸟;(萧瑜)
    高阁倚佳人。
(毛泽东)
    ……
    ——毛泽东与萧瑜联句《五律·湘江晚眺》之尾联
  (联释见上。

云封狮顾楼;(肖子升)
    桥锁玉潭舟。
(毛泽东)
    ——毛泽东对肖子升

  注:联中“狮顾楼”、“玉潭舟”,皆为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名胜。

    共泛朱乡渡;(毛泽东与罗章龙联句[下同])
    层冰涨桔汀。

    ——毛泽东与罗章龙联句《五律·登岳麓山》之首联

  注:“联句”,见上《毛泽东与萧瑜联句〈五律·湘江晚眺〉》之联释。
首联上句“朱张渡”,指长沙湘江的一个渡口。
南宋哲学家朱熹和张栻,曾分别在长沙的城南书院与岳麓书院讲学,常过湘江互访,人们便将他们过江的渡口叫“朱江渡”。
下句“桔汀”,即桔子洲。
尾联上句“赫曦”,即赫曦台,在岳麓书院。
“联韵”,指朱熹、张栻登岳麓山的联句。
1915年底,一个雪天后的清晨,毛泽东去长沙第一联全中学邀罗章龙同游岳麓山。
两人登上山顶的岳麓宫后,傍晚下山来到了赫曦台。
他们轻声念着刻在石碑上的朱熹与张栻登岳麓山作的联句:“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
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
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品评诗句,感慨议论,两人不禁诗兴勃发,当即联句,成五律一首。
可惜,罗章龙在记录这首诗时,未注明哪几句是他的,哪几句是毛泽东的。
这首诗很朴实,叙述了两位作者登岳麓山的所见、所感,能令人想见当时的情景,只是太实了一点,灵性不足。

    乌啼枫径寂;
    木落鹤泉滢。

    ——毛泽东与罗章龙联句《五律·登岳麓山》之颔联

  (联释见上。

    攀险呼俦侣;
    盘空识健翎。

    ——毛泽东与罗章龙联句《五律·登岳麓山》之颈联

  (联释见上。

    赫曦联韵在;
    千载德犹馨。

    ——毛泽东与罗章龙联句《五律·登岳麓山》之尾联

  (联释见上。

    丹青造意本无法;(毛泽东)
    画圣胸中常有诗。
(郭沫若)
    ——毛泽东、郭沫若合题齐白石画

  注:建国伊始,齐白石精心制作了两枚印章,用宣纸包好,送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十分喜爱这两枚印章,用宣纸包好,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十分喜爱这两故印章,为示答谢,在中南海宴请白石老人,邀郭沫若作陪。
席间,毛泽东向齐白石敬酒,说感谢老人赠印与赠画,并叫秘书将一幅裱装精致的纵幅画展示在席前,画上有一株郁郁葱葱的李子树。
树上有五只毛绒绒的小鸟。
树下伫立一老牛,侧头望着小鸟出神,甚有意趣。
原来这正是那长包印章的宣纸。
白石老人忙说,这是他一时的疏忽大意,把他练笔的“废品”送来了,请主席原谅,并把这幅画退还给他。
毛泽东说这画好,要定了。
郭沫若也说这画好,也想要。
白石老人见状,也乐了,说:“请二位在卷首赏赐几个字。
”毛泽东略一思忖,提笔写下:“丹青造意本无法”。
郭沫若一看,知道这是借用苏东坡的诗句:“我书造意本无法”,只改了前两字。
他想了想,写了一句:“画圣胸中常有诗。
”这是借用陆游的诗句:“此老胸中常有诗,”也只改了前两字。
毛、郭的题句,构成一副绝妙的题画联。
上联赞白石老人已达“无法”天成的化境,下联赞白石老人的诗才,用诗思作画。
对仗既雅且工,显现出两位大诗人非凡的诗才。

八重樱下廖公子;(乔冠华)
    五月花中韩大哥。

    莫道敝人功业小;(毛泽东)
    北京卖报赚钱多。

    ——毛泽东续乔冠华打油诗

  注:1943年4月,乔冠华在京同奉美国政府之命来华的助理国务卿詹金斯商谈在北京建立驻华联络处的问题,谈判进展很顺利。
这一时期,廖承志正率领中日建交后的最大的代表团访问日本,而日本又正值八重樱盛开的时节。
韩叙也恰好这时在华盛顿商谈中国驻美联络处的事情,他下榻的旅舍名为“五月花”。
面对这大好的外交形势,乔冠华很高兴,凑了几句打油诗:“八重缨下廖公子,五月花中韩大哥。
欢欢喜喜詹金斯……”他念给同志们听,并征求第四句。
有的说“喜上眉梢乔老爷”,有的说“洋洋得意乔老爷”,乔冠华说都不好,自己一时也想不出一个满意的句,就搁下了。
过了一天,毛泽东召集会议汇报中美谈判情况。
大家谈外交形势,说到了乔冠华做诗,可惜只有三句。
毛泽东听了,立即取前两句填上了后两句。
毛泽东的后两句源自“文革”初期,外交部“造反派”要乔冠华卖小报,乔每次交钱时总多交一点。
“造反派”讽刺说:“你这个修正主义分子倒会卖报赚钱!”这段故事让毛泽东也知道了。
他一时兴起,联想到这个故事,用乔冠华的当事人的语气,风趣地续成了后两句,实在妙得很。
从内容上看,概括了当时中国外交上的大好形势,外交人员的普遍欣喜心情,诗的总体情绪显得轻松、愉悦而自得;从诗美的角度看,语言风趣而有跌岩,平仄声韵和谐,让带点顺口溜味道的打油诗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七言绝句。

    跳、跳、跳,跳下地;(教师)
    飞、飞、飞,飞上天。
(毛泽东)
    ——毛泽东对教师

  注:毛泽东少年时代,一次上课时,教师尚未到,毛泽东应同学之情,上讲台去给大家讲《水浒传》中的故事。
他正绘声地讲着,听到课堂外的脚步声,忙跳下讲台,溜回座位。
可当他跳下讲台时,却将讲台角边踩缺了一大块。
教师进课堂后发现了缺角,于是说:“现时,我出个对子大家对,若对不出,我就要追查刚才踩坏讲台的同学。
”他说着,就念出上联。
同学们面面相觑,鸦雀无声,毛泽东倏地站起来应对了下联。
教师点头称赞后,才开始上课。

    涓涓溪流,岂能作浪?(私塾先生)
    星星火炬,可以燎原!(毛泽东)
    ——毛泽东对某私塾先生

  注:正当毛泽东和乌石垅老者应对时[见下联联释],恰逢一某私塾先生路过,见热闹非凡,便停步下来。
他听了毛泽东和老者的对联,心情激动,说也要出一上联请大家对对。
他思索了一下,指着路旁的一条小溪出了上联。
在场的群众无一人作答,都把目光投向了毛泽东。
毛泽东明白大家的意思,略想了想,指着一人点烟的火柴杆说出了下联。
私塾先生听了连连说:“妙!妙!”在场群众齐声叫:“好!好!”这自然也是一副妙对。
不知那位私塾先生当时是即景造语还是另有用意,反正毛泽东当时的回答显然有针对性,显得相当自信、自豪,对革命胸有成竹。

雾锁高山,哪个尖峰可出?(老者)
    火烧原野,这杆红旗敢行!(毛泽东)
    ——毛泽东对老者

  注:1934年2月一天,毛泽东到离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沙洲坝不远的乌石垅,帮助红军家属犁地。
快到中午时分,毛泽东和耕田的几位农民在路旁大樟树下歇息喝茶。
这时有一位老者,知道毛泽东是个有学问的人,说是向毛泽东请教,望了望云雾缭绕的沙洲山峰,出了上联请毛泽东答对。
毛泽东听后,凝视了一下田野,便对出了下联,众人听了,齐声喝彩。
这是一副十分精妙的工对,名形副动。
平仄虚实、都一一相对,完满地体现了对联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的诸种特征。

    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毛泽东)
    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
(萧三)
    ——毛泽东对萧三

  注:1910年秋,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与同学萧子暲即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萧三很好好。
一天,毛泽东见萧子暲正在看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就向萧借阅。
萧说:“要借书不难,我出一联,你能很快对出就借给你。
”毛说:“可以,对不上就不借你的书。
”萧出了下联。
“瞆[gui4]”,指视力弱,看不清楚。
毛泽东见是一比“拆字对”,稍加思索,就续出了上联。
萧听了忙说,对得好,真不愧是誉满学堂的才子,马上将书递给了毛泽东。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夏默安)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毛泽东)
    ——毛泽东对夏默安

  注:1917年7月仲夏,毛泽东与萧子昂利用假期来到安化县游学,看望县劝学所所长夏默安先生。
夏先生毕业于晚清两湖学院,自恃学富五车,眼光很高,一向不理睬那些游学先生。
毛泽东两次登门拜访,均遭拒绝。
毛泽东这次[第3次]前去,夏会见了。
夏正为自己所出之难句难以对上而犯愁,见毛泽东到来,十分高兴,便将自己的出句告之。
毛泽东忽听池中蛙声,灵机一动,从容对出下联。
联语典出《晋书孝惠帝纪》,白痴迂腐的惠帝听到蛙声,问左右的人:“此鸣声为官乎,为私乎?”有人应声回答:“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夏默安见毛泽东泰然应对,文思敏捷,联语平仄虚实恰当,对仗工稳,且用典自然,涉笔成趣,语势与上联相敌,内蕴显得丰富,可见其学问、才华远非一般。
于是,夏先生一扫往日那倨傲之态,马上客礼相待,与毛泽东谈诗论文,十分投机。
临别时,夏送毛八块银元作旅费。
毛泽东化腐朽为神奇,巧应其对,夏先生赞不绝口。

    谷磨磨谷,谷随磨转,磨转谷裂出白米;(何长工)
    门锁锁门,门由锁开,锁开门敞迎故人。
(毛泽东)
    ——毛泽东对何长工

  注: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部队进驻井冈山后,将王佐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派何长工去任党代表。
一天,毛泽东散步来到一间磨房,见一老农在推磨磨谷,正要去帮忙,何长工来了,见磨转谷破米出,忽灵机一动,出了上联,并请毛泽东对。
毛泽东连说:“妙对!妙对!”想了想,又说:“要对出下联很难,让我多想想。
”二人来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见警卫员开锁推门,顿时灵感闪现,略一思索,便对何长工说:“我的下联有了,”接着便念出了下联。
何长工听了,也连声说好。
这副对联,用了局部顶真、回文修辞格,描写了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虽带点文字游戏味道,但甚见作者的才思。

  (陆君云 整理)

  抗战到底;
    浩气长存。

    ——毛泽东挽抗日阵亡将士

  注:1938年7月7日,为纪念抗日战争一周年,延安各界举行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同胞大会。
毛泽东出席大会,并献上这副挽词。
挽词短短八字,却浩气贯日,掷地有声,既豪气干云地歌颂了抗日阵亡将士,又激情满怀地鼓舞着正在抗日的军民。
对仗工整,语气豪壮,极具力量的美。

    忠心耿耿;
    为学为国。

    ——毛泽东挽关向应

  注:关向应[1904-1946],原名致祥,奉天金县[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人,满族。
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红二方面军副政委、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师120政委,晋西北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
在延安病逝。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毛泽东于1940年挽蔡元培

  注: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省绍兴人,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学者。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毛泽东特撰此挽联,称颂其学术地位与崇高精神。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学术界影响很大,联文赞颂其为“学界泰斗”。
泰斗,《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后用来比喻某一方面负有名望的人。
蔡一生坚持进步,五四运动时同情学生爱国斗争,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918”事变后,与宋庆龄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主张抗日救国。
他崇高完美的精神和人格,被誉为“人世楷模”,可谓当之无愧。
联语言简意赅,贴切不移,既有力度又显得评价分寸恰当。

    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

    ——毛泽东挽刘志丹

  注:刘志丹[1903-1936],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秋参加北伐。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回陕北创建了陕北根据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任红28军军长,红军北路军总指挥。
1936年3月率部渡黄河东征,4月13日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1943年5月2日,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人民为刘志丹举行隆重的公葬典礼。
毛泽东写了这副八字挽联,高度评价了刘志丹的丰功伟绩。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毛泽东挽刘胡兰

  注:刘胡兰[1932-1947],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妇救会秘书,区妇救会干事。
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出卖被阎锡山的军队逮捕,英勇不屈,壮烈牺牲。
3月25日,毛泽东听了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的事迹后,题了这副挽联。
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但是她为人民利益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这副挽联,高度评价了刘胡兰。

置身民主;
    功在国家。

    ——毛泽东挽冯玉祥

  注:1949年9月1日,在北京纪念冯玉祥将军逝世一周年大会上,会场两侧悬挂着毛泽东撰送的挽联。

    老妇人,新妇道;
    儿英烈,女英雄。

    ——毛泽东挽葛太夫人

  注:葛太夫人,即葛健豪[1865-1943],湖南省湘乡人。
先后生了蔡和森、蔡畅等6个子女。
1914年春,她带领全家到长沙求学,自己也进湖南女子教养员养成所读书,1918年底,她53岁,同女儿蔡畅及向警予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回国,1925年任长沙平民职业女子学校校长。
1927年“87”会议后,她随蔡畅、李富春到上海,一面带孩子,一面做革命掩护工作。
1928年回到老家,1943年3月16日逝世。
毛泽东送了这副挽联。
上联赞美葛太夫人的崇高的革命品德,她虽生活在旧时代,却是新型妇女,有崇高的思想、行为。
下联称颂葛太夫人为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
“儿英烈”,每时她的儿子蔡和森为革命牺牲;“女英雄”,指蔡畅,她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国际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
他们的成长,都得力于母亲的鼓励、支持、教育。
挽联语少意丰,浅中寓深,平中寓奇,构思佳妙,是大手笔之作。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毛泽东挽母文七妹

  注:毛泽东母亲姓文,家里人喊她七妹,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说:“我母亲是位善良的妇女,她慷慨大方,富有同情心,随时把她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
她怜悯穷人,当饥荒时,穷人上门乞讨,她常给他们饭吃。
”文七妹在亲友间、在韶山一带,以善良、谦和、勤俭、公正和乐于助人而著称。
她对毛泽东的影响很大很深。
毛泽东从小对母亲就非常孝顺。
1919年10月5日,文氏因长时间患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53岁。
时毛泽东在长沙,得知噩耗,立即带着弟弟毛泽覃日夜兼程赶回,及至到家,文氏已去世两天了。
毛泽东泪水潺潺,悲痛欲绝。
10月8日,他跪在母亲灵柩前,以泪和墨,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母文》和两副挽联,此为其一。
“南岸”,指毛泽东故居所在地。
上联写母亲对自家和家乡人们的广博的爱,用比喻手法写出;下联写韶山人民对母亲的哀悼,用拟人修辞,兼用比喻。
整联意象丰富,含蓄隽永,很耐读,很感人。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
    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毛泽东挽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病逝同学

  注:当时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不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不重视体育锻炼。
1917年因生病而死去的学生竟有7人之多。
该校学友会为死者举行了追悼仪式,毛泽东怀着悲愤、沉痛的心情写了这副挽联。
上联设问,下联作答,既有对学校不大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缺乏对学生健康关心的批评,又有对某些只注重读书,不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警省。
挽联用白话写出,通俗明了,大体上本互对仗,颇有点“文体解放”的意味。

 与其苟且偷生,生无足道;
    非为奋斗而死,死有余哀。

    ——毛泽东挽某同学

  注:此联与挽易昌陶、吴竹圃两位同学联相比[见下],这位某同学大约显得一般,也许当时在湖南一师如这位同学的学生还大有人在,因之,作者在追悼这位同学的挽联中,表达了一种积极的奋斗的人生观,其用意在哀挽死者,更在激励生者,希望同学们都能为当时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而奋斗。
上联大意:一个人如果得过且过、庸庸碌碌地活着,这样的生命就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下联大意:一个人如果不是为了奋斗而死,这样的死不过只是留下一些悲哀罢了。
整联用两个假设意味的复句组成,意在否定所假设的一面,倡导与之相对立的另一面,这比从正面去肯定所倡导的一面,语气更有力,情感色彩更强烈,更具有警省和振聋发聩的作用。

    继两公精神,再接再厉争民主;
    汇万分悲愤,一心一德反独裁。

    ——毛泽东挽李公朴、闻一多

    日寇凭凌,国难方殷,枪口应当对外;
    吾人主战,民气可用,意志必须集中。

    ——毛泽东挽平江惨案死难烈士

  注: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第27集团军派兵包围新四军设在湖南省平江的通讯处,新四军上校参议涂正坤、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等6人惨遭杀害。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的罪行之一。
7月2日及22日,周恩来两次致电国民党军委政治部部长陈诚,提出严正抗议。
8月1日,党中央在延安为死难烈士举行追悼会,强烈谴责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的罪行。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说,并为大会写了这副挽联。
团结、抗日是这副挽联的主题。
上联指出日寇侵略日益严重,当应一致抗日;下联指出全国人民都主张抗战,必须将力量集中,团结一致。
挽联正面表达了我党坚持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诚意,从侧面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日的罪行。
当时有主战派[“战则存,和则亡”]和主和派[“和则存,战则亡”]。
中国共产党人和许多进步民主团体属主战派。
此联观点鲜明,对仗工稳。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

    ——毛泽东于1939年挽冀东抗日英雄杨十三

  注:杨十三[1889-1939],本名裕民,因排行十三,故名。
河北省迁安县人。
抗战爆发后,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组织民众,建立抗日武装,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某部政治主任,率部转战冀东,1939年7月21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八路军总部召开追悼会,朱德主持,毛泽东送了这副挽联。
上联谓国家正处于危亡之秋,如大厦在风雨飘摇之中,正需要抗日中坚人才。
杨十三去世,是抗日的损失,我辈的担子更重了,表达了对杨去世的痛惜之情。
下联因杨十十三是河北人,便引用唐韩愈《送董邵南序》中语:“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称颂杨是激昂壮烈的豪杰,意在表彰杨的抗日功绩,此处用典极为贴切自然。

    存亡攸关,抗战赖持久,而今正是新阶段;
    死生同慨,团结须进步,岂能再抄旧文章。

    ——毛泽东挽徐谦

  注:徐谦[1871-1940],安徽省歙县人,清末进士,国民党元老,先后两次参加国共合作,为抗日奔走呼号,1940年9月26日在香港病逝。
弥留之际他曾说:“国难非团结一致不能成就,政治非根本澄清,国家永无清明一日。
”在追悼徐谦时,毛泽东送了这副挽联。
上联大意是说:抗日进入相持的新阶段,正是国家、民族的存亡关头,必须坚持持久;下联大意是说,国共生死同慨,一定要进一步团结,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搞磨擦、反共了。
悼念国民党元老,劝告国民党上层中生者,团结抗日之大义昭昭,是这副挽联的主旨。

  吴夫子英气可穿虹;夭阙早知,胡不向边场战死?
    贾长沙胜俦堪慰梦;永年何乐,须思道大数方生!
    ——毛泽东于1916年5月挽吴竹圃

  注:吴竹圃,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勤奋读书,成绩优良,关心国家大事,常与毛泽东促膝谈心,1916年4月病死家中,年方20岁。
毛泽东为失去这位品学兼优的同学而深深悲痛。
写了这一副挽联。
上联称赞吴竹圃爱国忧时的英雄气概贯穿长虹,又为他短命而死非常痛惜,以至于悲愤,你早知短命,怎么不赴边场与侵略者战死?下联吊慰死者,有贾谊做他的好友[“俦”,伴侣。
]梦魂得到安慰。
又为他不能长寿而悲哀,虽然长寿没什么乐趣,但应思量你的寿限才开始啊!“大数”,指人的寿限、寿数。
宋陈亮《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作者为国家失去一位英才而悲痛的感情是深沉而强烈的。

 顽固分子,罪不窝诛,挟成见,作内奸,专以残害爱国英雄为能事;
    共产党员,应该警惕,既坚决,又灵活,乃是对付民族败类之方针。

    ——毛泽东再挽平江惨案烈士

  注:上联声讨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反抗日、充当日寇内奸的罪行;下联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提高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警惕,坚持对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方针。
整联义正辞严,具有很强的战斗性。

    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哀砥柱;
    党中留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苦,化成力量,一心一德,誓争胜利慰英灵。

    ——毛泽东于1946年所撰以中共中央名义挽“48”烈士

  注:“48”烈士指叶挺、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
1946年4月8日,他们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失事,机人人员全部遇难。
得知这一噩耗,随即成立毛泽东等26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
在追悼大会上,毛泽东送了这副挽联。
上联阐明这时国内形势,虽仍在进行国共和谈,但已是“关内小打,关外大打”,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迫在眉睫。
恰在这“天下正多艰”的危急时刻,叶挺、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中共党内的“砥柱中流”人物不幸遇难,致“党中留永痛”,该是多么大的损失!下联是在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战斗,争取胜利,完成烈士们未竟的事业。
追悼“48”烈士后两个月,蒋介石就向全国各解放区全面大举进攻了。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
    万千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毛泽东挽彭雪枫(70字)

  注:彭雪枫[1907-1944],又名雨峰,河南省镇平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国工农红军支队长,师政治委员。
1941年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对日伪作战中不幸牺牲。
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延安中央礼堂为他举委了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挽词,还撰写了这副挽联。
上联赞誉逝者的革命功绩和崇高品德,下联表达了对逝者的满腔悲愤的哀悼之情。
本联基本上是工对,个别语句,没有拘守字面,算是宽对,这就是以情胜文。
上下联感情悲壮深沉,十分感人。

毛泽东曾引用一幅对联,这幅对联倒很适用于中国自由主义者: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嘴尖皮厚”,是说自由主义者很喜欢批评别人,既批评保守主义者,也批评激进主义者;既批评国民党人,也批评共产党人。
他们是以“社会的良心”自居的,以为真理只在他们的手中。
其实,自由主义者却是“腹中空”的,拿不出多少切合实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案来。
即便在“自由”问题上,他们也拿不出多少货真价实的东西。
对西方的自由主义,他们倒“拿来”不少,因此沾沾自喜,鼓腹而歌;却又一知半解,囫囵吞枣,食洋不化,至少也有消化不良之嫌。
至于对自家文化传统的自由精神,他们一无所知,或者视而不见,腹中仍然空空如也。
结果,他们从西方移栽过来的自由之树,在中国难以生根;即便勉强种下去,也难免有“头重脚轻根底浅”之虞,一遇风吹雨打,便被连根拔去。



阅读: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