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奋发
毛泽东同志博学多才,清通翰墨,创作了不少思想性、艺术性堪称上乘的对联。
特别是他与人即兴应付,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幽默乐观的性格,被群众传为佳话。
1917年秋,24岁的毛泽东游学到湖南安化,曾去拜访当地名流夏默安先生。
夏默安出了一个上联,要毛泽东回答下联: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毛泽东略一思索,对道: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老先生见毛泽东的对句不凡,便以礼相待。
畅谈后,还送了8块银元给毛泽东做旅费。
1934年2月的一天,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来到离中央政府所在地沙洲坝不远的乌石垅,帮助红军家属犁田。
休息时,有一老者深知毛泽东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便想讨教讨教革命的道理,于是出了一上联曰:
雾锁高山,哪个尖峰可出?
毛泽东听后,眼睛凝视了一下田野,看见插在田头的红旗迎风招展,应声答曰:
火烧原野,这杆红旗敢行。
众人听后,齐声喝彩。
一私塾先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大家说:“我出一上联给大家对对。
”私塾先生沉思了一下,看见路旁的一条小溪流,有所触动,于是出联曰:
涓涓小溪,岂能作浪?
毛泽东看了看群众点烟的火柴杆的点点火星,即生灵感,回对曰:
星星火炬,可以燎原!
这下联既工整、贴切,又饱含革命哲理,气势磅礴。
私塾先生一听,伸出大拇指高兴地赞扬道:“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