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国政;
树立家声。
上联:汉冯奉世,武帝时出使大宛,莎车杀汉臣,奉世击莎车,斩莎车王,大张国政。
下联:东汉冯异,字公孙。
新莽时任郡掾。
后归刘秀,从定河北,任偏将军。
诸将并坐论功,他常退避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
始平世泽;
大树家声。
指冯异
父号万石;
子通四经。
上联:东汉冯扬,子八人皆官二千石,号“万石君”。
下联:西汉冯奉世四子各通一经
让功美德;
弹铗高风。
上联:冯异。
下联:战国冯驩,尝弹铗三叹,后为孟尝君谋士。
曾到薛地收取债息,得钱十万,将不能还息钱贫者债券烧掉,替孟尝君收揽民心
西京旧派;
郑国名臣。
上联:冯奉世,潞人,徙杜陵。
下联:春秋郑冯简子,能断大事,子产为政,凡通问诸侯大事,必告简子使断之
治民以惠;
立业为谋。
指冯驩
焚券市义;
倚树让功。
上联:冯驩焚券归报曰:“为君市义。
” 下联:指冯异
单骑平寇;
弱质表忠。
上联:宋冯伸己,字齐贤。
以父荫补右侍禁。
累迁阁门祗候、桂州兵马都监。
天圣中,专掌溪峒事。
安化蛮扰边,驰至宜州,单骑出阵,对酋豪谕以祸福,众拜服,弃兵械降。
改右武卫大将军。
下联:汉冯奉世之女婕妤,随元帝游园,挡住破栏而出之熊,帝叹其忠而进为昭阳
一绝惊秋鹤;
三言载梦龙。
上联:清画家冯秋鹤。
下联:明文学家冯梦龙,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
八骏传汉世;
三冯耀金溪。
上联:东汉冯禧,与张俭、檀杉、褚凤、张肃、薜兰、魏玄、徐乾号为“八骏”。
下联:清代冯咏,金溪人,与兄谌、弟谦并称“三冯”
杏娥列史册;
婉贞照汗青。
上联:指革命烈士冯杏娥。
下联:清冯婉贞,山东人,住北京圆明园附近之谢庄。
自幼随父习武,精通武艺。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婉贞将谢庄青少年组织起来,不畏洋枪洋炮,偷袭侵略军。
她持刀纵横于战场上,所向披靡。
敌人死伤惨重,丢弃枪炮仓皇逃跑。
当时冯婉贞只有十九岁
始平开玉叶;
大树发金枝。
指东汉冯异
大树将军后;
凌云学士家。
上联:指东汉冯异。
下联:北宋大臣冯京,鄂州江夏人,仁宗进士,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哲宗时以太子少师致仕
汉世流风远;
凌云德泽长。
注释见上
凌云怀祖德;
大树溯宗功。
注释见上
抚蛮单骑平寇;
当熊弱质表忠。
指冯伸己、冯驩
望出杜城为二马;
名满西域号双星。
上联:拆“冯”姓。
下联: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外交家冯嫽,与解忧公主合称西汉民族友谊史上的“双星”
才难自显方弹铗;
位不稍迁老作郎。
上联:战国冯驩,曾三为长铗归来之歌。
下联:西汉郎中署长冯唐之典
复旦光华欣有象;
新年宴会傲无鱼。
指冯驩
道德几时曾去世;
舟车何处不过津。
唐代诗人冯道诗联
但教方寸无诸恶;
虎狼丛中也立身。
唐代诗人冯道诗联
救民安有息肩日;
革命方为绝顶人。
爱国将领冯玉祥自题联
欲除烦恼须无我;
经历艰难好作人。
冯玉祥赠子联
暂借荆山栖彩凤;
聊将紫水活蛟龙。
太平天国领袖冯云山自题联
行而不舍,若骥千里;
纳无所穷,如海百川。
清代词人冯煦自题联
威震边关,名传中外;
义起金田,功耀古今。
上联:清末将领冯子材,曾大败法军。
下联:太平天国领导人冯云山,参加过著名的金田起义
关内侯,因慈母而贵宠;
门下客,得孟尝以优隆。
上联:典出东汉司徒冯勤。
下联:典出冯驩
道德可师,教育骊山之下;
端凝若植,禁中瑞饰之呼。
上联:东汉尚书冯豹,以诗书春秋教骊山下。
下联:后魏文帝冯后
叙穆叙昭,祖有德、宗有功,具见诒谋远大;
伦常伦纪,孙可贤、子可孝,即能继述绵长。
安徽绩溪下冯村冯姓宗祠联,嵌“叙伦”堂号
得氏自周朝,历来鹊起人文,大汉间继封侯爵;
丕基开唐代,启后鸠安寝庙,皇清降永奠馨香。
安徽绩溪新川村冯姓宗祠联。
上联:指冯氏起源及东汉冯异。
下联:指唐代东阳人冯子华,曾任歙州剌史
起源: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后,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攻灭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
史称冯氏正宗。
是为河南冯氏。
②出自归姓,冯简子之后。
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
春秋时期除毕公高一脉冯姓外,郑国也是冯姓的一个重要发祥地。
因此,源于河南的冯氏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先期的冯简子及其后裔和后来居上的毕魏世家。
他们都可以称为冯姓之源或冯氏正宗。
而且从冯姓产生的过程来看,姬、毕、魏、冯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千年前是一家”。
③出自其他。
如出颖川者为汉冯异之后,出上党者为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为冯参之后,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出弘农者为西魏冯宁之后,出河间者为唐冯师之后。
始祖:冯文孙。
迁徙:
冯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
冯姓族人自得姓以来,历经繁衍发展而不断壮大,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韩国上党守冯亭,入赵,拒秦而战死,此后其后人分散于上党潞县<今山西省潞城东北>和今河北省境内,且多为各国将相,家族也渐兴旺。
先秦时期,冯姓已有徙居今山东者。
至西汉文帝时,冯姓族人有车骑都尉冯唐徙居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东北>,其弟冯骞自上党徙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并且均在当地成为望族。
至三国以前,冯姓族人经迁徙、发展,已经分布于今山西潞县,山东淄博,陕西西安,四川射洪、中江、渠县和湖北公安等地,人口众多,逐渐兴旺。
同时另一支河南冯姓则广布于河南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及唐河、湖阳等地,其中湖阳冯姓成为当时著名的大族。
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各宗族都难以在此时安定发展,大的郡望也难以形成,只能处于不断迁徙的状态之中,冯姓也不例外,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冯姓族人也大举南迁,进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在当地生息繁衍,不断发展,还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望族。
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繁荣,冯姓族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现了大批名人与高官,形成很多名门望族,促进了家族势力的扩大与广播,使冯姓在此期间进入一个发展巅峰。
同时由于唐末北方战乱,五代十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战争,宋时外族多次入侵,冯姓族人在唐宋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南迁,使冯姓散居于江南广大地区。
在元明清时期,冯姓族人更加发展,也历经迁移,进入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有的还远播于海外,从而使冯姓成为遍及我国各个地区的大姓。
如今,冯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
目前冯姓人口列全国第二十七位。
郡望:
始平郡 东晋时置郡。
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杜陵郡 梁置杜陵郡。
治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此支冯氏,为上党冯氏分支,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
颖川郡 秦王政十七年置郡。
以颖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
郡治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封以东,尉氏以西,密县以南,叶县、武县以北的地区。
上党郡 战国韩置郡。
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北>,西汉移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
此支冯氏,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
长乐郡 后魏置郡,治所在今河北冀县一带。
京兆郡 汉时置郡。
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郡治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天陕西西安至华县一带。
弘农郡 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置郡。
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郡治相当于今河南内乡以西、陕西祚永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
河间郡 汉高帝时置郡。
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堂号:
始平堂 冯姓远祖始于周代,始平乃冯姓发祥之地。
同舆堂 或三同堂。
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
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
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故称“三同堂”。
市义堂 战国时冯驩为孟尝君门客,起初孟尝君并没有重视他。
一次,孟尝君派他去要帐,他当着欠帐人的面烧掉了债券。
回去之后,他对不了解情况的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成了‘义’,带回来了。
”孟尝君虽然不理解,也不好意思指责他。
后来,孟尝君被罢官,受到百姓夹道欢送。
这时孟尝君才醒悟过来,对冯驩道:“你给我买的‘义’,可真是无价之宝呀!”冯姓遂以“市义”为堂号。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杜陵、颖川、上党、长乐、京兆、弘农、河间。
②自立堂号:大树、四德、树德、瑞锦、天宝、三元、继立、四山、三同、竖德、宜孝等。
字辈:
某支冯氏字辈:孝友家昌达,文章业显荣,贤人常继起,本立树芳名。
荆楚冯氏各支原字派:潜江龙湾清公派:锡泽相光培,铭源本辉增。
锦清桂耀先,鉴润极烂垣。
钧滋权烈型,铁治枢焕玉。
铤洁茂炳坦,世藻束渭田。
沔阳胜公派:泽树学士大,启振立纲常,幼则知从,友必先信。
伦纪长敦,家声大振。
前烈克彰,后福定永。
祥钟瑞锦,名显精华。
文章耀国,道德传家。
汉川史公派:臣宜作纯,子尚致顺。
幼则知从,友必先信。
伦纪长敦,家声大振。
前烈克彰,后福定永。
祥钟瑞锦,名显精华。
文章耀国,道德传家。
汉川高庙派:智伯水秀初,天希以盛也。
万家十年远,金佑爵德实。
仰承先训,敦品贤良。
大体从正,家道克昌。
监利冯门派:文彰新图选,诗礼振家声。
世业隆长泽,维遵忠孝名。
湖南华容派:本裔荣耀,支孙辉煌,百年传芳。
钟祥派:士光本毓,明道正德。
成家开国,大启景运,昌昭世泽。
江西宁都冯氏字辈:龙鳞凤羽,报献祯祥,兆发兰桂,唤泛清香。
山西洪桐妆氏字辈:宝万永国,殿守景德。
四川资阳冯氏字辈:明丹玉为贵,学士坐朝庭,大开天兴喜。
山西大同冯氏字辈:盛时天恕仕,绪云恩毕振。
河北定州冯氏字辈:百千万亿云,仍盛富贵荣,福禄增知仁,圣义和德中。
名人:
冯驩,战国时孟尝君门下食客。
一作冯煖。
初,待遇甚低,弹剑而歌,要求改善地位。
曾为孟尝君到封邑薛地收取债息,得息钱十万,将不能还息钱的贫者债券烧掉,替孟尝君收揽民心。
孟尝君被谗去相,他又游说秦王和齐王,使齐王复其相位。
冯唐,西汉臣。
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文帝时,为郎中署长,年已老。
曾在文帝前为云中守魏尚辩解,指出“赏轻罚重”之失。
文帝乃复以魏尚为云中守,并任他为车骑都尉。
景帝时,任楚相。
冯缭,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
前101年随汉解忧公主和亲到乌孙国。
后嫁给乌孙右大将。
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友好关系方面作出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服,尊称她为“冯夫人”。
冯奉世-前39>,西汉将领。
字子明,原籍上党<在今山西潞城东北>人,后迁至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汉宣帝时,任卫侯,出使大宛。
是时莎车杀汉使者,他率兵击破莎车,稳定了西陲。
后任左将军,封关内侯。
冯异-34>,东汉将领。
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
新莽时,任郡掾。
后归刘秀,在河北参与消灭王郎割据势力,并镇压铁胫等农民军。
刘秀即位后,诸将并坐论功,他常退避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
因功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
在崤底战败赤眉起义军。
后率军进攻隗嚣子隗纯,病死于军中。
谥节侯。
冯衍,东汉辞赋家。
东汉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敬通。
初从刘玄起兵,玄死,从光武帝,为曲阳令,迁司隶从事。
因交通外戚免官,潦倒而死。
能辞赋,以《显志赋》有名。
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冯曲阳集》。
冯绲-168>,东汉将领。
字皇卿。
巴郡宕渠<四川渠县东南>人。
顺帝时,任御史中丞,督徐、扬二州,镇压徐凤、马勉、张婴等起义军。
公元162年为车骑将军,当“长沙蛮”、“零陵蛮”和“武陵蛮”先后起义,合兵数万捕杀官吏时,他率兵十余万前往镇压,冬抵长沙,进击“武陵蛮,”斩杀四千余人,迫降十余万。
冯跋-430>,十六国时期北燕建立者。
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迁居和龙<今辽宁朝阳>,字文起。
受鲜卑风俗影响,小字乞直伐。
曾任后燕中卫将军。
后燕主慕容熙暴虐,民心怨恨,他乘机杀熙,推高云为主,据有辽东西一带。
后高云为部下杀害,他平定事变,称天王,建立北燕政权。
北魏屡袭之。
病死,弟弘立。
冯太后<442-490>,北魏文成帝后。
信都<今河北冀县>人。
文成帝死,捕杀意图反叛的丞相乙浑,并临朝听政。
继之,毒杀献文帝,以太皇太后再次临朝执政,前后计执政凡二十五年。
死谥文明太皇太后。
孝文帝前期改革多由其主持。
班禄制、三长制、均田令、租庸调等多出其手或核定,对稳定北魏王朝统治起到巨大作用。
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
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
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契丹灭后晋,又附契丹为太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
曾作《长乐老自叙》。
后世因其历仕五姓,每加非议。
后唐长兴三年,在他倡议下,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内校定九经文字,雕版印刷,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
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冯延巳<903-960>,五代词人。
又名延嗣,字正中。
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南唐中主李璟时,官至同平章事。
冯延巳学问渊博,善辩说,工书法,能诗歌,尤喜为词。
宋陈世修《阳春集》辑录一百二十首,今人夏承焘有《冯正中年谱》。
冯京<1021-1094>,北宋臣。
字当世,鄂州咸宁<今属湖北>人。
仁宗时进士。
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神宗时进参知政事,屡与王安石争议新法。
出知毫州、成都府等地,后复被召入朝。
哲宗时以太子少师致仕。
冯子振<约1257-约1314>,元散曲家。
攸州<今湖南攸县>人。
字海粟,号“怪怪道人”。
曾任丞事郎、集贤待制。
所作散曲,多为个人闲适生活。
善行草书。
冯国用<1323-1358>,元末定远<今属安徽>人。
喜读书,通兵法,与弟冯胜结寨自保。
继投朱元璋,劝其先拔集庆<今江苏南京>,然后四出征伐。
为元璋幕府,命典亲兵。
后随军南下,攻取镇江、丹阳、宁国等地,从征金华、绍兴,升至亲军都指挥使。
死于军中,追封郢国公。
冯惟敏<1511-约1580>,明散曲家。
字汝行,号海浮,山东临朐人。
嘉靖举人,官保定府通判。
与兄惟健、弟惟讷都以诗文著称,散曲尤有名。
为《三界一览》、《财神诉冤》讽刺贪官酷吏,颇为辛辣。
诗文内容多同情民间疾苦,语言通俗,气势壮阔,风格清爽。
有《海浮山堂词稿》、《击节余音》等。
冯梦龙<1574-1646>,明文学家、戏曲家。
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长洲<江苏吴县>人。
贡生。
官寿宁知县、丹徒训导。
曾参加抗清。
南明亡,殉难于籍。
重视戏曲、小说和通俗文学。
著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
另有时调集《桂枝儿》、散曲《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谈概》、改写小说《平妖传》及《墨憨斋定本传奇》等。
冯锡范,郑成功部将。
明末清初福建泉州人。
郑经继延平郡王位时,任侍卫,参预掌管台湾诸事。
康熙十三年<1674>乘耿精忠起兵反清之机,随郑经渡海入闽,攻取漳、泉等地。
郑经死,以计罢除陈永华兵权,拥立郑克塽为延平郡王,独揽朝政。
二十二年,清军攻台湾,挟郑克塽降清,领伯爵。
冯铨<1595-1672>,清臣。
顺天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字振鹭。
神宗万历间进士。
天启中,官至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与魏忠贤互相勾结,参与杀害杨涟、熊廷弼等。
充任“三朝要典”总裁官思宗崇祯时,以阉党被废黜。
清军入关后,复被征用。
累官弘文院大学士等职。
冯班<1602-1671>,清诗人。
江苏常熟人,字定远,号钝吟老人。
明诸生,入清后佯狂避世。
擅书法,四体皆精,尤工小楷。
论诗不取江西派,亦力攻严羽,但仍以“诗教”为立论的依据。
尝与兄舒评点《才调集》。
著有《严氏纠缪》、《钝吟杂录》、《钝吟诗文稿》、《冯氏小集》等。
冯双礼,明末农民军张献忠部将。
献忠死,与诸将联明抗清。
1652年从李定国出兵克桂林、衡州<湖南衡阳>,进至长沙。
旋奉孙可望命撤兵。
1657年孙可望谋叛,进兵云南,他留守贵州,与李定国平定叛乱。
次年扼守盘江东岸贵阳附近鸡公背,为清军所败,退入云南。
李定国西撤,令他守昆明。
后为清兵擒杀。
冯云山<约1815-1852>,太平天国领袖。
又名乙龙,广东花县人。
道光二十三年<1843>入拜上帝教,与洪秀全赴广西宣传该教,谋划起义。
二十九年与洪秀全、杨秀清等结成异姓兄弟,形成领导核心。
参与金田起义,任后军主将和前导副军师,封南王。
创天历,协助洪秀全订立《太平军目》、《太平官制》和《太平礼制》。
咸丰二年<1852>在全州中炮受伤而死。
冯桂芬<1809-1874>,清思想家。
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
道光进士。
初在苏州办团练,后入李鸿章幕府。
重经世致用之学,主张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其思想理论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
有《显志堂集》、《校邠庐抗议》、《说文解字段注考证》等。
冯子材<1818-1903>,清将领。
字南干,号萃亭。
钦州<今属广西>人。
行伍出身。
早年曾参加广东天地会起义。
1851年投降清军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1862年任广西提督。
1875年调任贵州提督。
1881年回任广西。
次年因年老退职。
1884年法军侵犯滇桂边境,积极参加抗法战争。
经两广总督张之洞推荐,次年2月又重新被起用,任广西关外军务帮办,于3月29日收复凉山,取得了镇南关(今友谊关)、凉山大捷,扭转了战局。
在中法战争中,对清政府的屈辱求和表示不满。
中法战争后,曾任云南、贵州提督。
1902年因病离职,次年病故。
冯如<1883-1912>,我国第一个飞行家和飞机设计师。
号鼎三,广东恩平人。
初赴美旧金山当华工。
工余钻研西方先进工艺技术,并学习设计制造飞机。
宣统二年<1910>制成当时世界上性能较好的飞机并参加国际飞行比赛,获第一名。
拒绝美国重金聘任,于次年带自制飞机回国。
1912年在广州举行飞行表演时失事身亡。
追授为陆军少将,葬于黄花岗。
其他冯姓名人有周末善士冯妇;西汉元帝婕妤冯媛,大臣冯立,史学家冯商;南朝梁将领冯道根;唐文学家冯宿,诗人冯著;五代书法家冯吉;南宋名医冯氏;明文学家冯舒;清大臣冯溥,学者冯景,画家冯承辉等。
近现代名人有爱国将领冯玉祥,政治家冯铉、冯仲云,新四军将领冯达飞,解放军将领冯白驹,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电子学家冯秉铨,地质学家冯景兰,农学家冯泽芳,生物学家冯兰洲,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史学家冯承钧,民族史学家冯家升,哲学家冯定、冯友兰、冯契,文学评论家冯雪峰、冯牧,作家冯乃超、冯文炳、冯骥才、冯沅君,女小说家冯铿,诗人冯至,词人冯煦等。
阅读: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