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典:
源自姬姓;
望出任城。
指魏姓源流和郡望
系承毕万;
望出巨鹿。
春秋晋国大夫毕万,受封于魏,子孙以封地名为姓
公忠体国;
机警能文。
上联:春秋时晋人魏绛,即魏庄子,历官中军司马、新军之佐、下军之将。
曾极力主张与戎族和好,被晋悼公采纳,使晋国领地得以扩展。
下联:北齐史学家魏收,字伯起,机警能文。
北魏时官太学博士、散骑常侍,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奉诏编撰《魏书》,后官至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
为北朝三才子之一
鹤山受业;
虎观谈经。
上联:南宋思想家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
官至权工部侍郎。
他推崇朱熹,近乎陆九渊,有《鹤山全集》。
下联:东汉五官中郎将魏应,字君伯,任城人。
少好学,习鲁诗,举明经,永平初为博士。
时会嵇诸儒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使应专掌问难
鹤山守道;
虎观谈经。
同上
和戎著绩;
救赵全仁。
上联:魏绛。
下联:战国信陵君魏无忌曾窃符救赵
书屏志画;
图像表功。
上联:唐魏徵,字玄成,巨鹿人,后迁居相州内黄,少年时孤贫,曾为道士。
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失败后归唐,又被窦建德所获,任起居舍人,后入唐为太子洗马。
太宗时升任谏议大夫,前后上谏二百多件事,多被采纳,贞观年间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后任侍中<宰相>,封郑国公。
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引用《荀子》中的话,说君似舟,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曾写《十渐不克终疏》,从十个方面批评太宗没有保持贞观初年的优良传统,太宗把它写在屏风上,以便随时提醒自己。
著有《隋书》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总论,主编《群书治要》。
他去世后,太宗痛哭,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徵去世,我失去一面镜子!” 下联:西汉大臣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举贤良,为茂陵令,升河南太守,能抑制豪强势力。
宣帝时,历官大司农、御史大夫、丞相,封高平侯,主张整顿吏治。
图像被绘于麒麟阁
信陵世泽;
明鉴家声。
上联:魏无忌,战国魏昭王子,封信陵君,为“四公子”之一。
下联:唐魏徵作《十思疏》,唐太宗引以为鉴
誓成宅相;
绰有祖风。
上联:晋魏舒,应相宅者言,年四十而显贵。
下联:唐魏徵五世孙魏暮,议事无所畏,上谓其有祖风
穰侯家跻四贵;
伯起名列三才。
上联: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封于穰,号穰侯,五国破齐后,加封陶邑,富比王室,为当时“四贵”之一。
下联:北齐史学家魏收,为三才子之一
两袖清风廉太守;
二分明月古扬州。
清代乾隆进士阮芸苔赠魏春松联
兼听则明,以古作鉴;
通经致用,拜夷为师。
上联:唐初政治家魏徵,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敢犯颜直谏。
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下联:清代思想家、史学家魏源,研究经术颇深,和龚自珍同属“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疏列御屏,契洽天子;
治称政谱,德薄黎民。
上联:魏徵。
下联:魏了翁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人即负国,何忍负之。
清代名人魏向恒联虎观谈经,妙析异同之旨;
鹤山授业,共推理学之宗。
上联:魏应。
下联:魏了翁
九曲朝宗,千秋俎豆馨香远;
一湖临庙,万顷波涛眉宇清。
魏乾成题湖北公安淤泥湖边魏氏宗祠
窍符救赵,战国雄风,莫恋遥遥华胄;
问难谈经,传家儒学,当思穆穆文宗。
安徽长丰四里墩魏氏宗祠联
阅读: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