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
奚姓起源于夏朝,历商周一千七百多年的发展,奚姓大多依旧留居山东,并北迁至今山东昌乐、寿光一带,亦有奚姓迁入今河南、安徽等地,如春秋时孔子有奚姓弟子,乃卫国<都今河南淇县>人。
汉初有奚涓、奚意、奚类见诸史册,他们追随刘邦征战天下,后来功封列侯,显赫一时,其中厌次侯奚类其六世孙名世,七世孙名万,奚万被诏赐为关内侯<秦汉时爵名,二十等爵的第十九级。
有侯号而居京畿,无封土,而有封户,据此享受征收租税之权>,子孙遂落籍今陕西西安。
这时,繁衍于山东昌乐、安徽亳州一带的奚姓人丁兴旺,家族庞大,昌大为奚姓北海郡望、谯郡郡望,后以此为中心,逐渐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各省。
奚姓南迁较早,汉末三国时已有奚姓落籍于今江苏、湖南省境,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加剧了北方奚姓南迁的脚步,今安徽、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奚姓入迁。
此际,北魏代北人汉化而来的奚姓或留居故都——今山西大同,或随国都之迁移而入居今河南之洛阳、禹州等地,经时光飞逝,逐渐与汉人相融合。
唐代,奚陟之祖由安徽亳州迁居京兆<今陕西西安>,五代时,河北易水的奚超家族初徙安徽歙州,再迁江西。
宋元两代,奚姓逐渐扩展至今四川、福建、广东等南方省份。
明初,山西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地。
清中叶以后奚姓有入居台湾以及东北之地者,后随长江三角洲的开发,大上海的崛起,江苏、浙江等地奚姓的涌入,上海成为奚姓新的发展中心。
如今,奚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上海、江苏、甘肃、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四地之奚姓约占全国汉族奚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七。
目前奚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二十八位。
阅读: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