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袁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名人:
  袁盎,西汉臣。
字丝,楚人,后徙安陵<陕西咸阳>。
亦称爰盎。
文帝时,初为中郎将、西都尉。
后为齐相、吴相。
与晁错有怨。
景帝立,被降为庶人。
吴楚之乱后,为楚相,病免职居家,被梁孝王刺杀。
《史记》称其:“虽不好学,亦善附会。
仁心为质,引义忼慨”。
“好声矜贤,竟以名败”。

  袁安,东汉臣。
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字邵公。
世传经学。
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严明著称。
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
和帝即位,外戚窦宪兄弟专权,他不避权贵,曾多次弹劾窦氏的专横。
其子孙世代任大官僚,“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袁绍东汉末臣。
字本初,汝南汝阳<河南商水>人。
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官僚家庭。
少帝时,何进谋诛宦官,事泄被杀,他率兵入宫,尽诛宦官。
董卓入京专权,欲行废立,他出奔冀州,号召各州起兵讨伐,被推为盟主。
后逐步占有了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建安五年<200>与曹操在官渡决战,大败。
《三国志·袁绍传》言其“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

  袁术,东汉末臣。
字公路,汝南汝阳<河南商水>人。
出身于四世三公大官僚家庭。
灵帝时为虎贲中郎将。
董卓废少帝,他出奔南阳。
后遭曹操及袁绍合击,转据扬州。
建安二年<197>,在寿春<安徽寿县>称帝,自号“仲家”。
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先败于吕布,后败于曹操。

  袁宏<328-376>,东晋文学家、史学家。
字彦伯,阳夏<河南太康>人。
少孤贫。
《晋书》载其“有逸才,文章绝美”。
后任桓温大司马府记室,总理文书。
性“强正亮直,虽被温礼遇,至于辩论,每不阿屈,故荣任不至”。
曾仿荀悦《汉纪》,撰《后汉记》。
另有《竹林名士传》及《三国名臣颂》、《北征赋》等。

  袁山松,东晋臣、音乐家。
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晋书》载其“少有才名,博学有文章”,“善音乐.”官至吴郡太守。
孙恩起义时,他筑扈渎垒<在今上海>以拒,城陷被杀。
好民歌《行路难》,听者莫不流泪。
羊昙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绝”。
另著有《后汉书》。

  袁粲<420-477>,南朝宋臣。
字景倩,又名愍孙,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南史》曰其少好学,“清整有风操”。
官至尚书令。
受明帝遗命,与褚渊、萧道成同辅后废帝,执掌朝政。
萧道成杀后废帝.立顺帝,有意代宋。
他谋讨之,事泄被杀。
作《妙德先生》以自喻,言“家贫尝仕,非其好也”。

  袁晁,即袁鼌,唐农民起义领袖。
台州<治今浙江临海>人。
宝应元年<762>唐廷追征江淮地区所欠八年租调,农民无力负担,纷起反抗。
他在翁山<今浙江舟山岛>领导起义,攻克台州,建元宝胜<一作异国>,旋又克信、温、明等州。
广德元年<763>夏为李光弼部将张伯仪所败,被俘,次年遇害。

  袁郊,唐文学家。
字子乾,一作子仪。
唐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
历任祠部郎中、翰林学士、虢州刺史等。
撰有传寄小说集《甘泽谣》,多记仙佛侠义之事,亦有琐事轶闻可资考证。
明梁鱼辰曾据《红线》篇改编为杂剧,钱谦益曾引《陶岘》篇注杜甫《饮中八仙歌》,原本久佚,后由明人从《太平广记》中辑出。

  袁枢<1131-1205>,南宋史学家。
字机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试礼部,词赋第一。
乾道间,为严州教授,喜诵《资治通鉴》,分事立目,按年代顺序,抄辑成《通鉴纪事本末》。
召为大宗正簿,历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权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等。
被劾罢。
卒。
尚著有《易传解义》及《童子问》等。

  袁桷<1265-1327>,元文学家。
字伯长,庆元<治所今浙江宁波>人。
大德初,由阎复等人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初建南郊时,他进十议。
升集贤直学士,卒。
追封陈留郡公,谥文清。
著有《易说》、《春秋说》、《清容居士集》。

  袁宗道<1560-1600>,明文学家。
字伯修,号石浦,湖北上安人。
万历进士,授编修,终官右庶子。
七岁能写诗。
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
曾组织葡桃社。
摒弃前后七子倡导的“诗必盛唐”说,崇尚本色,反对摹拟。
世称“公安派”。
因推重白居易、苏轼,取斋名为“白苏斋。
”有《白苏斋集》、《玉蟠袁会元集》。

  袁宏道<1568-1610>,明文学家。
字仲卿,号石公。
明公安<今属湖北>人。
万历进士。
历任吴县知县、顺天教授、国子助教、礼部主事、考功员外郎等。
善诗歌古文,其诗以风雅自命,反对摹古,以清新见长。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
史称“公安派”,著作有《袁中郎集》等。

  袁中道<1570-1623>,明文学家。
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字小修。
初随兄宦游京师,结交四方名士,足迹半天下。
归而求学于李龙湖,有出世之志。
万历进士,由徽州府学教授,历国子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
时王世贞、李攀龙之学盛行,与其兄反其道而行之,主张崇尚自然,反对摹拟、复古时称“公安派”。
有《珂雪斋集》。

  袁崇焕<1584-1630>,明军事家。
东菀<今广东东莞>人。
字元素。
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进士,负胜略,好谈兵。
天启间官兵主事;单骑出山海关,察阅形势,还自请率师守关,充之,使监阅外军;内抚军民,外食分边备,劳绩大著。
崇祯间清兵攻宁远,崇焕死守,卒以解围,擢右佥都御使,进兵部尚书,督师蓟辽,会清兵入龙井关,大安口,崇焕引兵入口,被诬为通敌,磔死,天下冤之。

  袁江,清画家。
字文涛,号岫泉,江苏江都<江苏扬州>人。
雍正间曾在宫廷供奉养心殿画。
擅画山水、楼台。
初学仇英,后取法宋人。
景物曲折有致,笔墨严整,楼阁精工。
为清代画界第一。
有《东园胜概图》、《汉宫秋月》等。

  袁枚<1716-1798>,清诗人、文学评论家。
字子才,浙江钱塘<浙江杭州>人。
乾隆进士。
官至知县。
以养母归不出,筑屋江宁小仓山,号随园。
《清史稿》载其“尽其才以为诗歌,各流造请无虚日,诙谐诜荡,人人意满”。
笃友谊,恤贫孤。
论诗主抒发性灵,诗意达人所不达。
公卿市井皆知其名。
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袁昶<1846-1900>,清末外交官。
原名振蟾、字重黎,一字爽秋。
光绪进士。
初授户部主事,后历任总理衙门章京、江宁布政使等职。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书清廷,提出练兵、理财、开矿及改官制,兴学校等建议,得光绪赏识,迁总理衙门大臣。
二十六年,“力言奸民<义和团>不可纵,使臣不宜杀”<《清史稿》>,违忤慈禧太后,被处死。
后昭雪,追谥忠节。
著有《于湖文录》、《渐西村人集》。

  其他袁姓名人有东汉大臣袁隗;南朝梁大臣袁枢,北魏文学家袁跃,宋大臣袁顗、诗人袁淑、文人袁炳;唐大臣袁滋;明学者袁黄,诗人袁凯,刻书家袁絅;明末清初戏曲作家袁于令;清将领袁甲三,诗人袁嘉、袁棠、袁杼,词人袁绶,画家袁耀、袁兰等。
近当代袁姓名人有北洋军阀袁世凯,红军将领袁文才,革命家袁国平,政治家袁仲贤、袁任远,化学家袁翰青,物理学家袁家骝,水稻育种家袁隆平,工艺美术家袁迈,语言学家袁家骅,图书馆学家袁同礼,体育教育家袁敦礼,诗人袁水拍,电影演员袁牧之,越剧演员袁雪芬,排球教练员袁伟民等。

阅读:3016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