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乐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名人:
  乐茷,战国时宋国执政。
即子潞。
乐溷之子。
官司城<司空>,又称司城茷。
四十八年<前469>五月,与鲁叔孙舒、越大夫皋如率师攻卫,送卫侯辄归卫。
宋景公无子,曾取元公曾孙公孙周之子得与启养于宫中。
十月,景公卒,景公宠臣大尹<官名>矫命立启。
宋三族六卿攻大尹,大尹奉启奔楚。
国人立启兄得,是为昭公<从《左传》>。
司城乐茷有功,为上卿,执国政。
结盟曰:“三族共政,无相害也。

  乐羊,战国时魏将。
一作乐阳。
因翟璜推荐,被魏文侯任为将,伐取中山,封于灵寿<今河北平山东北>。
子孙世代为将,乐毅即其后裔。
相传攻中山时,其子在中山,中山君烹其子而赠以羹,他饮一杯。
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又传他攻取中山归来,自恃功高,文侯命主书给以群臣宾客弹劾之文,才使他认识非个人之力。

  乐池,战国时期秦相,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任此职。
初为中山相,以车百乘使赵。
后入秦,事秦惠王。
更元三年<前322>张仪免相,七年,乐池为秦相。
相秦一岁,张仪复归为秦相。
乐池乃归赵,事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十年<前316>,武灵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

  乐毅,战国时名将。
魏国名将乐羊后代,事燕昭王。
本赵人,有贤才,好兵法,甚为赵人器重。
赵武灵王时沙丘之乱后,乐毅离赵至燕,被任为亚卿。
建议昭王联络赵、楚、魏等国共同对付强齐,遂被派往诸国行合纵之事。
前284年,乐毅统率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兵伐齐,大败齐军于济西。
列国兵归,独率燕军追逐齐军,直至攻占齐都临淄,尽取宝物、祭器运往燕国。
昭王亲至济上劳军,封毅为昌国君。
乐毅居齐五年,攻下七十余城,独莒、即墨两城未下。
燕惠王立,田单施反间计,燕以骑劫代毅。
毅畏诛降赵,被封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燕在齐之军队败北后,惠王复召乐毅,表示不忘其功,乐毅回以《报遗燕惠王书》:“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惠王封其子为昌国君。
乐毅遂沟通燕赵两国联系,被燕、赵任命为客卿。
后卒于赵。

  乐乘,战国时赵国假相<代理相国职务>,赵孝成王时在职。
乐毅之子,初为赵将。
赵孝成王十年<前256>与庆舍率师攻秦信梁军,破之。
十六年<前250>封之为武襄君<襄,举也,上也。
言其功最高>。
十七年<前249>帅师攻燕,围其国都。
二十一年<前245>孝成王卒,子偃立,是为悼襄王。
悼襄王使乐乘代廉颇执政,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败走,廉颇遂奔大梁。

  乐间,乐毅子,其父奔赵后,燕惠王甚后悔,令他继父爵为昌国君前251年,燕王喜用栗腹之计伐赵,他劝谏燕王,王不听,结果燕军大败,栗腹被擒,他奔赵。

  乐详,战国魏学者。
字文载,河东<治今山西夏县>人。
初被河东太守杜畿署为文学祭酒,后征拜博士,魏明帝时任骑都尉精通学业,晚年归乡,门徒曾至数千人。
著有《左氏乐氏问七十二事》。

  乐进,三国时魏将。
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北大名东>人。
容貌短小,以胆烈随曹操,暂代司马、陷降都尉。
后从击吕布于濮阳,战张超于雍丘,攻桥甤于苦地,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
又从征张绣于乐安,围吕布于下邳,攻刘备于小沛,以功拜讨寇校尉。
复参加官渡之战,斩绍将淳于琼,击袁谭兄弟于黎阳,斩大将严敬,别击黄巾,平定安乐郡,因功擢折冲将军。
后留驻襄阳,击走关羽。
复与张辽、李典驻守合肥,累功任右将军。

  乐运<540-?>,北朝周、隋间文人。
字承业,南阳清阳<今河南新野北>人。
梁亡被俘至长安,为人佣保以赎亲属。
武帝初用为柱国府记室参军,露门学士。
数犯颜直谏,当众言太子赟为中人之资。
为武帝赏识。
宣帝时,置棺朝堂,上书直言帝过失。
帝怒极反生愧,赐其食物。
隋开皇初历任县令,求为谏官而不得。
撰《谏苑》四十一卷。

  乐史<930-1007>,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
字子正。
宋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
原仕南唐,任秘书郎。
入宋为平原县主簿,以官举进士。
历三馆编修,太常博士,直史馆,数任知州。
著述甚丰,撰述传奇小说亦多。
今存《广卓异记》二十卷,《绿珠传》一卷,《杨太真外传》二卷,《太平寰宇记》二百卷。

  其他乐姓名人有东汉经学家乐恢;晋大臣乐广;南朝梁大臣乐法才;明大臣乐韶凤等。
近当代乐姓名人有古生物学家乐森璕,音乐理论家乐声等。

阅读:3266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