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余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联典:
  系承由余;
  望出新安。

  春秋晋人由余,秦奉为上卿。
子孙分别以“由”、“余”为姓
  器征台辅;
  胆落豪踪。

  上联:宋朝政和进士余尧弼,官佥枢密院参知政事。
不尚威严,人皆化其德。
 下联:宋代进士余端礼,字处恭,龙洲人。
孝宗时累官吏部侍郎,光宗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宁宗立,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卒谥忠肃
  学尊孟子;
  清并林逋。

  上联:宋代学者余允文,字隐之,建安人。
读书精研正学,尝作《尊孟辨》三十余条。
 下联:宋代工部尚书余靖,字安道,曲江人。
天圣初登第,曾三使契丹,习外国语。
为帅十年,不载海南一物。
广州有八贤堂,靖居其一。
有《武溪集》
  学尊孟子;
  清并和靖。

  同上
  名高四谏;
  道就单车。

  上联:余靖仁宗景祐年间因上书反对贬谪范仲淹,与尹洙、欧阳修同被贬,从此知名,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
 下联:南宋安溪人余克济,字叔济,庆元年间进士,由侯官尉升任梅州知州。
当时境内有盗,有人劝他慢行缓去,他说:“乘他们还没有集而优势,正可以及时灭掉。
”于是单车上路,盗也退去
  八贤望重;
  四谏名家。

  全联指余靖
  灵鼍负阁;
  钓鱼列屯。

  上联:相传余端礼幼时曾遇大水,与乡邻同处一阁,阁将沉时,有物如鼍来负此阁,众人得救。
 下联:南宋大臣余玠,字义夫,蕲州人,寒士出身,曾参加淮东制置使赵葵幕府抗击蒙古军,继而升副使。
淳祐初年被理宗召见,建议不可轻视武将,愿以收复全蜀为己任,被授予四川安抚处置使,立足重庆,整顿吏治,招纳贤士,筑合州、钓鱼等城,增强防备,曾击退蒙古军
  尊孟家声远;
  秦卿世泽长。

  余姓“尊孟堂”祠联
  兄弟睦,家之肥;
  子孙贤,族乃大。

  清代三防主簿余应松自题联
  劝子勿为官所腐;
  知君欲以诗相磨。

  清代两江总督梁章钜赠余应松联
  尧臣荣列十才子;
  开龙合称三名家。

  上联:明代新郑丞余尧臣,字唐卿,永嘉人。
元末寓居吴中,与高启、王竹等称十才子。
 下联:清代京剧名演员余三胜,名开龙,字起云,罗田人。
道光时到北京演唱、隶春台班,对老生唱腔颇多创造。
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
  蓉裳图文号双绝;
  武贞进士居第一。

  上联:清代著名诗画家余集,字秋室,号蓉裳,钱塘人。
乾隆进士。
与邵晋涵等荐修《四库全书》,授翰林院编修。
工诗书画,画《杨妃出浴图》,上有翁方纲题字,时称双绝。
 下联:明代兵部尚书余煌,字武贞,会稽人。
天启中为进士第一
  谏草流香,当记曲江遗泽;
  长茅发迹,敢忘宋代传声。

  江西武宁石渡乡余氏宗祠联。
上联:余靖,曲江人,以直谏著名。
 下联:“长茅”,地名,处于修水、武宁两县间
  琴操七弦,流水高山,自有知音良友;
  疏宗十渐,忠言谠论,克倾纳谏明君。

  上联:周代余伯牙善鼓琴,与钟子期善。
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痛世无知音。
 下联:明代御史余珊,桐城人。
居官有威惠,士民德之
  
阅读:2985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