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元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迁徙:
  根据清代学者张澍著《姓氏五书》上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
”到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別出现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三支以上。
我国的元氏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后,一支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最初都是在黃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活动。
根据《风俗通》上说,起源于春秋时期,元本来是一地名,是魏武侯的公子元的邑,他的后代称为元氏。
这支元氏出现于距今2000年以前春秋的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
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今河北的元氏县。
该地即是这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
还有一支元氏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根据《魏书·高祖纪》的记载,这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拓跋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元氏,并且迁都到洛阳。
元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黄河域的河南、河北一带。
望族居于河南郡,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
目前元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阅读:3507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