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典:
亚圣之裔;
采卿之宗。
上联:战国时思想家孟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
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
序《诗》《书》,言礼义,阐述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亚圣”。
著有《孟子》七篇。
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
下联:汉代学者孟卿,兰陵人。
善为礼春秋,时人以卿呼之
采卿之绪;
亚圣之宗。
同上。
一说全联指明朝孟承光,孟子裔孙,袭职五经博士
孝诚生笋;
廉德还珠。
上联:上联:三国时吴人孟宗,字恭武,江夏人,孟嘉的曾祖父,以孝著名。
少从南阳李肃学,性至孝。
母亲喜欢吃笋,冬时笋尚未生,他进入竹林哀叹悲泣,笋忽然迸出。
后官盐池司马、吴县令。
下联:后汉合浦太守孟尝,字伯周,上虞人。
少修操行,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
郡不产谷粮,而海里出珍珠,前任太守贪婪,逼百姓滥采,使珍珠渐渐移到交趾境内。
孟尝到任后,革除前弊,使珍珠重返合浦,百姓们得以重操旧业,商贾流通,人们称他为“神明”。
当朝中征他回京时,吏民极力挽留,使他不得脱身。
于是,他在夜里出走,隐居在一处贫困的水泽地,自己耕种而生
昌平世泽;
亚圣家声。
战国时思想家孟轲,元至顺间加封邹国亚圣公
龙山逸兴;
鹿门隐居。
上联:东晋江夏人孟嘉,字万年,太尉庾亮领江州时,任他为从事,后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参军,深受桓温器重。
桓温让参军孙盛作文章嘲讽他,他当即作文回答,文章极美。
后历官从事中郎、长史。
下联:唐代诗人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早年在鹿门山隐居。
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进士不中,后为荆州从事。
诗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其诗清谈幽远,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
孝著恭武;
道传孟轲。
上联:孟尝其先三世为郡吏,并伏节死难,尝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妇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
” 下联:孟轲
仉氏教子;
孟光敬夫。
上联:孟轲之母仉氏,“孟母三迁”历来为教子的佳话。
下联:东汉梁鸿妻孟光,与鸿遁逃霸陵山中,夫妇相敬如宾
珠还合浦;
节镇荆襄。
上联:孟尝。
下联典指宋·孟珙
苦吟东野集;
亲撰长春树。
上联: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曾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后任兴元军参谋。
长于五言古诗,有《孟东野诗集》。
下联: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34至965年在位。
字保元,名仁赞,生于太原。
后蜀开国国君孟知详第三子,为两川节度行军司马。
知详病,他监国,后嗣位。
据宋人张唐英《蜀梼杌》载:“蜀末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世一般认为孟昶所题上述联语,是迄今史书中所见最早的春联
五友家声远;
七篇世泽长。
上联:春秋鲁国大夫孟献子<仲孙蔑>,人称贤大夫,有五友相助。
下联:孟子
笃生周世季;
私淑圣人门。
孟子庙联
七篇绳祖武;
三迁近圣居。
全联指孟子
微云淡河汉;
疏雨滴梧桐。
孟浩然诗联
教子无如仉氏;
敬夫共仰孟光。
上联:孟子幼年时贪玩,爱嬉戏,学人挖墓、学商人叫卖,孟母仉氏三次迁居,直至住到学宫帝。
孟子曾经废学回家,孟母用剪刀剪断正在织着的布来教训他,孟子从此朝夕苦学,终成大儒。
下联:东汉扶风平陵人孟光,字德曜,梁鸿的妻子。
夫妻隐居在灞陵山中,以耕织为生。
后来到吴,梁鸿为佣工,每天回家吃饭时,孟光都举案齐眉,以示对梁鸿的敬爱,为世人所仰慕
雄辨七扁尼父志;
清诗五字杜陵称。
上联:孟轲。
下联:孟浩然之诗为杜甫所称赞
邹峄雄风,塞两间正气;
兄弟美质,获双珠令名。
上联:孟轲。
下联:南朝宋会稽太守孟顗,孟昶之弟。
昶顗弄美风姿,时人谓之“双珠”
阅读: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