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杜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名人:
  杜康,传说用高粱酿酒的发明者。
《说文解字》称:“古者少康初作秫酒。
少康,杜康也。
”秫是黏高梁。
可见自夏朝少康时起,即用高粱制酒。

  杜子春<约前30-约后58>,东汉经学家。
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
曾传《周礼》,以授郑众、贾逵。
所注《周礼》,郑玄曾采用,今佚。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礼杜氏注》二卷。

  杜诗,东汉臣。
字君公,河内汲<河南汲县>人。
少有才能,仕郡功曹。
建武元年<25>,任侍御史,诛杀纵兵虐民的将军萧广。
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
曾造作水排,铸造农具。
又征发民工广修陂池,开拓田地,使郡内富足。
世人称颂“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后汉书》>。

  杜林,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
扶风茂林<今陕西兴平东北,位咸阳西>人。
字伯山。
曾任侍御史、大司空。
治《古文尚书》,曾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引起学术界争论。
他还长于文字之学,曾撰《苍颉训纂》、《苍颉故》各一篇。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苍颉训诂》一卷。

  杜操,东汉书法家。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伯度<避曹操讳,魏晋人改称为杜度>。
汉章帝时曾为齐相。
以善章草知名。
三国魏韦诞云:“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划>微瘦,……张芝喜而学焉。
”与崔瑗并称崔杜。

  杜密,东汉臣。
字周甫,颍川阳城<河南登封>人。
“为人沈质,少有厉俗志”<《后汉书》>。
初为司徒胡广所辟,迁太山太守、北海相。
其地宦官子弟有奸恶者,辄捕杀之。
后去官还家。
桓帝时征拜尚书令,转太仆。
党锢祸起,自杀。
与李膺齐名,世称“李杜”。

  杜预<228-284>,西晋将领、学者。
字元凯。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曾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因灭吴有大功,封当阳县侯。
多谋略,善处事,时人谓之“杜武库”。
博通经史,著有《春秋释例》、《春秋长历》、《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等。
其中《集解》流传至今,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还发明了连机水碓。

  杜弢,西晋流民起义领袖。
字景文,蜀郡成都<属四川>人。
“初以才学著称,州举秀才”<《晋书》>,为醴陵令。
永嘉五年<311>寄居荆湘之巴蜀流民数万家起兵反晋,推他为首领。
乃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率部攻陷长沙,占据湘州大部。
后在陶侃镇压下,兵败,死于逃亡途中。

  杜伏威,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领袖。
齐郡章丘<山东章丘>人。
家贫。
与辅公祏起义反隋,自称将军。
转战于江淮,驻历阳,自称总管。
618年,受隋越王杨侗封爵,为楚王。
619年,降唐,拜太子太保。
辅公祏叛唐时,遭毒杀。

  杜如晦<585-630>,唐初将领、政治家。
字克明。
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东南>人。
隋末曾任滏阳尉。
唐兵入关中,助李世民筹谋,官至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
太宗即位后,累功至尚书右仆射,封荣国公,与政治家房玄龄共掌朝政,订定各种典章制度。
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二人相契,时人合称”房杜”。

  杜审言<约646-708>,唐文学家。
襄阳<今属湖北>人,迁居河南巩县。
字必简。
杜甫祖父。
咸亨进士。
初任隰城尉,一度任职江南,旋为洛阳丞。
圣历元年<698>贬吉州司户参军。
不久北返,被武则天任为膳部员外郎,遂与张易之兄弟交往。
中宗时,缘此被流放峰州。
后官修文馆直学士。
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
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杜审言集》。

  杜甫<712-770>,唐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一生著作颇丰,晚年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居无常所,欲北返而不得。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病死湘江之上。
杜诗一向以反映现实和忧国忧民备受推崇,有诗史之誉。
代表作有《望岳》、《兵车行》、《三吏》、《三别》等。

  杜佑<735-812>,唐史学家。
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门荫入仕,补济南郡参军。
历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等职。
贞元十九年入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
元和七年辞相。
精于吏事,洁身守道。
勤于学问,曾扩充刘秩《政典》,撰成《通典》二百卷。

  杜黄裳<738-808>,唐节度使。
字遵素。
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
一说京兆杜陵人。
宝应进士。
贞元末为太常卿,后迁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公元806年,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割据蜀地,他坚请讨伐,被宪宗采纳,后又力主削弱藩镇势力。
807年出任河中、晋、绛等州节度使。
封邠国公。

  杜环,唐地理学家。
京兆万年<陕西长安>人。
杜佑族子。
公元751年,随高仙芝西征,为大食所败被俘。
至762年附商船还国。
撰《经行记》。
原书已佚。
惟《通典》曾选载数则,所记当时中亚、西亚情况,为研究亚洲史地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杜牧<803-852>,唐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佑之孙。
字牧之,号樊川。
文宗<李昂>太和间进士,武宗<李炎>会昌中累官中书舍人。
俊迈不羁,刚直有奇节,有所论列,俱关大计。
其文奥衍,诗尤豪迈,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李杜”;又别于杜甫,称为“小杜”。
著有《樊川集》。

  杜荀鹤<846-907>,唐末诗人。
池州石埭<今安徽九华山东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
传为杜牧出妾之子。
早有才名,而至四十六岁才登进士第。
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僚,奉使至汴。
后梁建国,任为翰林学士,五日而卒。
诗工七律,语言通俗。
有《唐风集》。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道士。
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属陕西>人字圣宾<一作宾圣>。
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入天台山为道士,仕唐为内供奉。
避乱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号广成先生、传真天师。
晚年隐居青城山,号东瀛子。
能诗文。
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传为他所作。
又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等。

  杜威,后晋将。
本名重威,避出帝讳改单名。
朔州<山西朔县>人。
高祖妹婿。
“出于武卒,无行而不知将略”<《新五代史》>。
初典禁兵,以功累迁成德军节度使。
在镇重敛,税外加赋。
契丹连年入侵,闭城自守,不救属州。
后晋末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欲为儿皇帝,举军降契丹。
后汉初据邺都抗命,食尽而降。
后被杀。

  杜充,南宋臣。
字公美,相州<河南安阳>人。
绍圣进士。
靖康初知沧州,尽杀郡寓燕人。
建炎中代宗泽留守东京,“短于抚御,人心疑阻,两河忠义之士往往皆引去”<《宋史》>。
拜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
以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失城退真州。
降金,仕至燕京行台右丞相。
充“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

  杜可用,元初农民起义首领。
又名杜万一,都昌<江西都昌>人。
靠白莲教起家。
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四月,举义旗反元,义军达万余。
自封号为杜圣人,称天王,年号万乘。
以谭麟为副天王,都昌西山寺僧为国师。
后被元江淮行省参知政事史弼镇压被俘杀。

  杜琼<1396-1474>,明画家。
字用嘉,号鹿冠道人。
江苏吴县人。
明经博学,翰墨书画亦皆精。
终生不仕。
晚年家居东原,自号东原耕者,人称东原先生。
以卖画为生。
卒后门人私谥渊孝。
擅画山水,多用干笔皴擦,风格苍秀,开吴门派先河。
诗文沉着古雅。
有《耕余杂录》、《东原斋集》等。

  杜堇,明画家。
丹徒<今江苏镇江>人。
居北京。
初姓陆,字惧南,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
善诗文。
宪宗朱见深<1465-1487>成化中试进士不第。
其作画取法于南宋院本,擅画人物,其笔法细劲畅利,被当时推为白描高手。
亦善画山水、花卉、鸟兽;界画楼台,格局严谨,为当世论者所推重。

  杜濬<1611-1687>,清诗人。
湖北黄冈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
明副贡生。
明亡后,寓居江宁<今江苏南京>鸡鸣山。
曾致书友人勿出仕清廷作“两截人”。
晚年穷困而卒。
工诗,诗文豪健。
著有《变雅堂集》。
杜大珪南宋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
第进士。
曾收集北宋建隆至南宋绍兴间碑铭、行状、传记,编为《名臣碑传琬琰集》。

  杜文秀<1828-1872>,清云南回民起义军首领。
字云焕,号百香,云南永昌<云南保山>人。
回族。
廪生出身。
咸丰六年<1856>率众起义,克大理,建“平南国”政权,称总统兵马大元帅。
实行联合汉族等各民族政策,采取轻赋税、重生产措施,获得各族拥护。
同治十一年<1872>清军围攻大理,城陷,服毒自杀。

  其他杜姓名人有西汉大臣杜业;三国魏臣杜畿;北周将领杜杲;隋大臣杜整;唐大臣杜顗,歌妓杜韦娘,文学故事人物杜秋娘;五代后梁大臣杜晓;南宋抗元将领杜杲等。
近当代杜姓名人有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发起人之一杜重远,军事家杜平、杜义德,战斗英雄杜凤瑞,爱国民主人士杜斌丞,国民党将领杜聿明,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哲学家杜国庠,图书馆学家杜定友,作曲家杜鸣心等。

阅读:3444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