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徐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联典:
  梦徵五凤;
  家号八龙。

  上联:南朝文学家徐陵,字孝穆,东海剡人。
梁时曾官东宫学士,入陈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监。
其诗歌骈文大都精巧细密,声调婉转,文辞艳丽,为当时宫体诗重要著作者之一。
与廋信齐名,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等。
 下联:宋代孝廉徐伟,临湘人。
事母至孝,有司累辟不赴,去龙潭山中,隐居教授,依以居者三百余家。
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号徐氏八龙
  人中骐骥;
  天上麒麟。

  上联:南朝梁徐勉,字修仁,东海郯人,幼年时孤贫而好学,历官侍中、吏部尚书、中书令<宰相>。
博通经史,熟悉各朝典章,能尽心政事;为官清廉,家无积蓄,被人称为贤相。
年轻时,曾有人说他是“人中的骐骥<良马>,一定会跑千里远。
” 下联:徐陵八岁能写文章,僧人释宝志曾抚摸着他的头顶说:“这是天上的石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啊”
  南州世泽;
  东海家声。

  上联:东汉豫章南昌人徐穉,字孺子,躬耕而食。
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不应征辟,时称“南州高士”。
 下联:秦时方士徐福,携童男童女数千人渡海访仙,传说后来成为日本的神武天皇
  南州高士;
  中山首功。

  上联:徐穉。
 下联:明徐达,佐朱元璋定天下有功,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卒后追赠“中山王”
  会烛夜绩;
  刻像上食。

  上联:战国时贫妇徐吾,与邻妇会烛夜绩。
 下联:明徐彪亲丧,刻木为像,日上食,出入必告
  东海家声远;
  南州世泽长。

  上联:徐福。
 下联:徐穉
  势廊重山外;
  词留寿石前。

  清代书法家徐懋集《焦山鹤铭》联句。
徐懋,字问渠,钱塘人。
以搜奇嗜古、广见博闻著称
  静者心多妙;
  飘然思不群。

  清代书法家徐良自题联。
徐良,字邻哉,号又次居士,江苏华亭人。
乾隆举人,官夔州知府
  东水源流远;
  海波世泽长。

  广东南雄梅岭山珠玑巷徐氏宗祠联
  中论雅能邀帝赏;
  曹营终抱向刘心。

  上联:东汉徐幹,字伟长,北海人。
“建安七子”之一。
所著《中论》为时人所称。
 下联:三国徐庶,字元直,颖川人。
初归刘备,举诸葛亮,以其母为曹军所执,被迫归曹。
官至右中郎将。
其母自缢而死,庶终身不为操设一谋
  枝斜梅态文长画;
  墙外杏花德可诗。

  上联:明代徐渭,字文长,山阴人。
善古文辞,书则仿米,行草尤妙,画自成一家。
山水、人物、花虫、竹石,靡不超逸。
 下联:元代散曲家徐再思,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人。
有《酸甜乐府》
  雅谈风月承先册;
  绍锡麒麟启后昆。

  上联:徐勉。
 下联:徐陵
  云烟细玩三春景;
  风月闲供一夕谈。

  全联指南朝梁大臣徐勉,为官正直。
任吏部尚书时,曾与客人在晚上闲谈,有人来找他谋求官职,他严肃地说:“今天晚上只可谈风月,不宜涉及公事”
  幼慧作小山名著;
  夜绩借东壁余光。

  上联:指唐徐坚女。
 下联:徐吾,战国时齐国贫妇,以纺织为生。
因贫穷买不起火炬,便在夜里与邻妇李吾的仆人合用火炬,一块织布。
后见李吾不愿让其仆人同自己合用火炬,就对李吾说,在一间房子中增加或减少一人,火光并不随之明亮或暗淡,不应爱惜“东壁余光”。
李吾无言以对。
汉代刘向将她收入《列女传·辩通》中
  万木争荣朝燕岌;
  群贤毕至话桑麻。

  广东蕉岭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明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自题联。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他一生淡泊功名,不入仕途,而游山成癖,“半若痴顽半若颠,搅扰天地年复年”。
从二十二岁起,直到五十六岁逝世时为止,三十四年的时间,只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
他的旅行日志经过后人整理成书,留给我们一部洋洋六十余万言的巨著《徐霞客游记》
  种数竿竹能却俗;
  读半卷书可养心。

  明代徐渭自题联
  雨醒诗梦来蕉叶;
  风载书声出藕花。

  明代徐渭自题联
  直上青云揽日月;
  欲倾东海洗乾坤。

  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自题联。
徐悲鸿,江苏宜兴人。
曾留学法国。
抗日战争期间,屡以己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雪影半窗能共白;
  梅花千树只多香。

  元代诗人徐舫《月色》诗联。
徐舫,字方舟,号沧江散人,桐庐人。
幼轻侠,专为歌诗。
行省参政苏天爵将荐之,舫避去。
筑室江臯,日苦吟于云烟出没间。
刘基被徵,邀与同行。
舫荷衰笠以见,酌酒赋诗而别。
舫著有沧江散人集、瑶林集,《元诗选》并传于世
  六泉嘉墨模唐本;
  一路深林见落花。

  清书画家徐桐华撰书联。
徐桐华,字峄,仁和人
  雅论远移玉溪水;
  笔端题得春风诗。

  清顺治状元徐立斋撰书联。
徐立斋,字公肃,官至户部尚书
  晴日海霞红霭霭;
  晓天江树缥迢迢。

  唐代诗人徐寅诗联。
徐寅,字昭梦,莆田<今属福建>人。
乾宁元年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正字。
曾途经大梁,作《游大梁赋》献朱全忠。
时全忠与沙陀李克用为仇敌,克用眇一目。
寅欲曲媚全忠,故赋有“一眼匃奴,望英威而胆落”之句。
后归闽,为闽王王审知辟为掌书记。
及克用子唐庄宗即位,闽王遣使朝贺,庄宗因寅讥刺其文,命审知杀之。
审知惧后唐,不敢复用寅。
寅遂拂衣而去,归隐延寿溪。
寅工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赋“句雕字琢,不出当时程试之格,而刻意锻炼,时多秀句”。
其《斩蛇剑赋》、《御水沟赋》及《人生几何赋》尤为脍炙人口,远传至渤海国。
其诗“亦不出五代之格,体物之咏尤多”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赠联。
徐特立,原名懋恂,湖南长沙人。
早年赴日本考察教育,留法勤工俭学,参加南昌起义,参加长征。
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中央委员
  天上麒麟,孝穆英姿迥异;
  人中骐翼,修仁德器非常。

  全联指徐陵
  山河竞笑,齐喜远亲添彩秀;
  棠棣联芳,合歌望月增辉圆。

  广东蕉岭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教子有遗经,诗书易春秋礼记;
  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

  江苏昆山徐氏祠堂联。
 下联:清代该族徐乾学为康熙年间探花<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徐秉义为康熙年间探花,徐元文为顺治年间状元,兄弟三人号“昆山三徐”
  亭育托燕畿,佳气常浮白云观;
  宗支分卫水,清波远溯绕虎桥。

  河南卫辉徐<世昌>家祠堂联
  燕岌毓英才,一脉相承弘祖德;
  商机传信息,双赢互利展鸿猷。

  广东蕉岭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
  一派出鄱阳,于江于淮于河于汉;
  二支分皖岳,有松有柏有梓有楠。

  安徽潜山万岁山徐氏宗祠联
  千秋将相,厚德仁怀,精诚充宇宙;
  百代王侯,雄才博学,正气贯长虹。

  安徽歙县韶坑村徐氏宗祠联
  蓄德永千年、积厚流光,甲第更新恢祖德;
  书声绳万卷,蜚英腾茂,文明重启振家风。

  福建德化盖德乡凤山村儒山房徐氏宗祠蓄书楼联。
儒山房徐氏宗祠分为三落大厝。
中落奉祀祖先,后落为蓄书楼,分为上下两层约有100多平方米,楼下是开阔场所,没有装修;楼上有一厅六房,其通道绕楼一周,宽敞明亮,至今完好,是德化县最早的民间图书馆。
儒山房蓄书楼是前人私塾场所,也是藏书阅览的好地方。
史上遗下这两副古楹联。
史载:唐玄宗执政时,江浙一带受“安史之乱”的骚扰,时任浙江衢州刺史徐洪之子徐务,见时事日非,居无安日,于749年谋求避世,入闽深居莆田崇仁里,俗称入闽始祖。
1274年17世徐浑典<儒山房>为避宋末元初战乱,从莆田迁永春旋入德化九峰山麓佛头安,即今之凤山村。
21世徐永泉兄弟为奉祀17世儒山开基祖以求培育后裔,于1355年建置了儒山房徐氏宗祠蓄书楼。
后于1486年、1647年遭两次兵乱焚毁,1543年、1799年族人多方集资重建,经多次修葺保持了原貌。
又据史载:蓄书楼得到了杨皈肃大师的指点,并受唐昭宗年间状元4世徐寅在莆田建景祥寺盖万书楼,广征图书、流泽奕叶的影响建造的。
在建蓄书楼时,既利用自然景观又加入人的意愿,使其环境筑成状似文房四宝。
门口清澈的池塘就是洗笔缸;广场边的两个水窟<一个蓄水饮用,一个洗涤之用>称为石砚;广场与水池之间建造一条石砌的步行石道,直至山尾岭,又名千二阶。
岭下建立一座5.5米高石砌实心的三层四角塔,名为文峰塔
  想当年明眼杨公知此地产人文,爰榜儒山堂宇;
  乃今日继志贤孙振宏基恢统绪,仍启蓄书后楼。

  福建德化盖德乡凤山村儒山房徐氏宗祠蓄书楼联
  
阅读:3960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