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应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联典:
  四字奇手;
  三红秀才。

  上联:后周书法家应用,江南人。
善写细字,微如毛发,尝于一钱上写《心经》;又于一粒芝麻上写《国泰民安》四字。
 下联:宋代诗人应子和,尝有句云:“西岸夕阳红,烛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时人谓为“三红”秀才。
后登淳熙进士
  圣泉揽胜;
  义庄勒名。

  上联:元代判官应象翁,字景则,生宋季,尝随车若水、黄超然游,时称圣泉先生。
延佑间历官昌国州判官,致仕。
有《圣泉文集》等。
 下联:元代学者应本仁,字本立,世为宋臣,义不仕元。
隐居城南,博学好施。
尝规建义庄,又即其中为义塾
  汉宫定礼;
  道院栖真。

  上联:东汉应劭著有《汉宫仪》十卷等。
 下联:唐代人应夷节,游天台山,栖居于道元院,相传尸解而成仙
  淮阳遗老;
  邺下奇才。

  上联:西汉人应曜,隐居在淮阳山中,高帝时与商山四皓同时被征召,只有应曜不到。
当时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 下联:汉末文学家应玚,与孔融、陈琳齐名,为“建安七子”之一
  才名并美;
  卓荦不群。

  上联:应玚。
 下联:宋应舜臣,少卓荦不羁,长笃志向学
  居家称厚德;
  为政有能声。

  明代判官应振黼,字乡夫,性资敏慧,由岁贡任泗州判官,有能声;居家以厚德称。
有《纪年录》
  淮阳一老胜四皓;
  建安五官列七才。

  上联:应曜。
 下联:三应玚
  世叔五行收齐下;
  华仲十子名俱扬。

  上联:东汉应奉,字世叔,少聪明,读书五行俱下。
 下联:东汉河南尹应顺,字华仲,南顿人。
累官冀州刺史,廉直无私。
事后母孝。
和帝时为河南尹,明达政事。
生十子,咸以才学名
  著述辨礼仪风俗物类;
  聪明愈杯弓蛇影猜疑。

  上联:应劭。
 下联:应彬
  附:《龙溪冠阳应氏志》联:
  千支共荣;
  一脉相承。

  关山分隔;
  血脉相通。

  析居分异地;
  溯源本同根。

  宗祖规模远;
  儿孙绍述长。

  福田宗祖种;
  心地子孙耕。

  祖功垂福泽;
  宗德衍家声。

  乔木千支一本;
  长江万派同源。

  千里关山分隔;
  各地应裔同根。

  俨若思孝孙有庆;
  谱如在照德维馨。

  序昭穆千秋龟鉴;
  别源流万古鸿图。

  剞劂成一家信史;
  流源创合族传书。

  祖德宗功,百世不迁;
  子孝孙贤,万代如见。

  铸史熔经,光耀前烈;
  孝亲敬长,无玷家声。

  谱谍赫赫,千载蕃昌;
  家乘灿灿,万世辉煌。

  昭假列祖,春秋匪懈;
  估启后人,继序不忘。

  列累朝簪缨,依依如昨;
  编历代俊仕,隐隐若现。

  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
  聿修厥德,无忝尔所生。

  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
  长江流万派,总是同源。

  迹基仙居,厦阁渊源远;
  派衍冠阳,龙溪谱谍详。

  祖宗善厚留遗,由来远矣;
  岁时蒸尝祭享。
可不敬乎。

  要好儿孙,须从崇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

  尊祖敬宗,遵万古圣贤礼乐;
  修谱编志,序一家世代源流。

  族势尊严,昭奕代祖功宗德;
  孙枝蕃衍,乘千年旧谱新志。

  祖德昭昭,亿万年长传宇内;
  谱谍灿灿,千百世犹在人间。

  有为协万事之宜,自昭正气;
  寿世垂百年而远,共仰芳型。

  颂扬于正人君子,联亲亲族谊;
  赞美乎淑媛孀节,敦长长宗风。

  序昭序穆,纂载祖绩宗功光谱谍;
  专心专意,祈庇瓜绵瓞衍振我族。

  垂训一无欺,能安份即是敬宗尊祖;
  守身三自省,有正气便为孝子贤孙。

  春露秋霜,正薀藻流芳,苹繁焕彩;
  左昭右穆,喜宗枝繁衍,灵爽凭依。

  观旧谱山川人物之伟丽,了然在目;
  看新志道德文章所伏隆,明如指掌。

  富贵显然,必忠孝节廉自任几端,方可无愧宗祖;
  读书美矣,但士农工商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

  继遗风尊贤敬老,和宗睦族,本是龙溪应裔美德;
  编新志教孝劝善,铸史镕经,诚属冠阳子孙义举。

  由厦阁徙龙溪,近一千年,喜见奕奕孙枝序昭穆;
  自南宋至共和,历三十世,笑看岿岿甲第继祖宗。

  追木本水源,龙溪我族,支分厦阁,由宁海传自钱塘;
  溯祖德宗功,应裔先辈,郡赐冠阳,继汝南始于周武。

  继旧谍,叙世系,别亲疏,立行第,序长幼,俨然不负众望;
  创新志,载诗赋,纪名胜,撰文赞,褒懿行,确实无愧大雅。

  世以人传,人以谱传,上承祖,下启孙,继继绳绳长留史册;
  父凭子寿,子凭孙寿,前千年,后万古,原原本本永驻人间。

  历宋元明清民,及共和合六大朝代,阅世生人,阅人成世,子子孙孙同登谱谍;
  自禄康成百千,至刚毅已三十二世,由本及末,由末溯本,老老幼幼并载史册。

  
阅读:3290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