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
应姓发源于周时的中原大地,应地在战国时期曾作为秦相范雎的封地,可见其时应国已亡,应姓已经产生。
其得姓之后,曾短暂沉寂,至西汉初期有名隐应曜见于史册,博得“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之美誉。
应姓真正意义上的名人产生于东汉和帝时期,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顺官至将作大匠,以廉直著称于世,其育有十子,皆有才学,中有子名叠,官至江夏太守,叠生彬,彬生奉,应奉曾官武陵太守、司隶校尉,奉生有劭、璩,应劭乃东汉末期著名学者,官至泰山太守,生有玚、璩,玚乃建安七子之一,以文章扬名后世,官至五官中郎将文学,璩也以文章著称于世,曾官侍中、大将军长史等职,璩子应贞于西晋频历显位,官至散骑常侍,璩有孙名应詹,东晋时因功封观阳县侯,官至平南将军、江州刺史,詹子应诞亦为东晋显宦,其家族九世显达,且诗书传家,极大的壮大了汝南应姓之声名,为后人所仰视。
与此同时,繁衍于颍川郡之应姓也呈族大人众之势,虽然其声名不及汝南应姓。
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大批渡江南下,应姓也位列其中。
唐宋两代,应姓已广布于黄河中下游,但其发展重心已移至南方,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已成为其繁衍滋长新的根据地。
当然,在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也已有了应姓人家散居,但无论从其人口多寡,还是声誉方面都不及华东之应姓却是不争之事实。
元代以后,应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区域愈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俱有应姓入居,后来还播迁到了台湾以及东南亚。
明初,山西应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湖北等地。
此际至有清一代,应姓于祖国之西南、西北、东北地区俱有分布,可谓枝繁叶茂。
如今,应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安徽等省为多。
目前应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八十一位。
阅读: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