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邓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名人:
  邓析<前545-前501>,春秋末法家先驱,名家。
郑国人,籍贯不详。
他作过郑国大夫。
创办私学,以其所作“竹刑”<即写于竹简上之法律>教人,宣传法治。
“民之学讼者不可胜述”<《吕氏春秋·离谓,他操“两可之说,设无情之词”,对后来之辩者颇有影响。
《汉书·艺文志》著录《邓析》二篇,列为名家,今已佚。
今本之《邓析子》为后人托名之作。

  邓通,西汉富豪。
蜀郡南安人,原是未央宫旁游乐船船工,后为文帝宠幸,有十余次赏赐大量金钱,官至上大夫。
有善相者说他“当贫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的在我,怎能说他会贫?”于是赐他严道铜山,准许他自行铸钱,由是邓氏钱布天下。
文帝曾病痈,他经常为文帝吸吮患处。
太子启入问病,文帝要他吸吮,启面有难色。
后听说邓通这样做过,十分惭愧,由是心恨邓通。
及嗣位为景帝,有人告发邓通出塞外铸钱,景帝就籍没他全部家产。
邓通以致身无分文,寄食他家而死。

  邓晨,东汉初官吏。
字伟卿,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
初率宾客会棘阳,从妻弟刘秀起兵。
刘玄称帝,封为偏将军,与刘秀略地颍川,击破王寻、王邑。
刘玄北都洛阳,他为常山太守。
后助刘秀镇压河北各地农民军,刘秀即帝位,封为房子侯。
后任中山太守。
建武十三年<37年>,复为汝阳太守,在任兴鸿却陂,灌溉田几千顷,鱼稻丰饶。
十八年,调至京城行廷尉事。

  邓禹<2-58>,东汉将领。
字仲华。
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
新莽末年追随刘秀于鄗,颇受赏识,经常参与谋议。
赤眉军西进关中时,刘秀欲乘乱并吞关中,拜禹为前将军,分精兵两万人命其西征。
禹击败更始大将樊参、王匡等,平定河东。
秀称帝,拜禹为大司徒。
次年更封为梁侯,率部入关,部众一度号称百万。
建武二年<26>赤眉军退出长安,禹率部进驻昆明池。
赤眉军回师反攻,禹败走。
次年,又与车骑将军邓弘出击赤眉,结果大败,独与二十四骑退据宜阳。
以此引咎辞职。
不久,复拜右将军。
光武帝平定天下后,封禹为高密侯。
汉明帝即位,拜为太傅。
明帝图画二十八功臣于云台时,邓禹位列第一。

  邓骘,东汉臣。
一作邓陟,字昭伯,南阳新野人。
太傅禹孙,和帝皇后之兄。
永元中,辟大将军窦宪府,除郎中,三迁为虎贲中郎将。
延平初,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永初初,封上蔡侯,固辞,寻拜大将军。
建光初,封上蔡侯,位特进。
为安帝乳母王圣所谮,免特进,徙封罗侯,不食而死。

  邓太后,东汉和帝皇后。
即邓绥。
南洋新野<今河南新野>人。
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殇帝、安帝,临朝执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职,掌握大权。
执政期间,崇尚宽简,不事奢华。
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又使其兄荐举杨震等人。
建光元年<121年>死。
同年,安帝与宦官李闰合谋,诛灭邓氏。

  邓芝,三国时蜀汉臣。
字伯苗,三国义阳新野<河南新野>人。
东汉末入蜀,及刘备定益州,方得任用,官广汉太守。
备死,奉诸葛亮之命使吴,恢复吴蜀联盟。
亮死,迁前军师前将军,领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三国志·邓芝传》言其“性刚简,不饰意气”,然“赏罚明断,善卹卒伍”,颇得部属尊重。

  邓艾<约197-264>,三国时魏将领。
字士载。
义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
初为司马懿掾属,后迁任尚书郎,建议屯田两淮,广开漕渠,为魏伐吴作物质准备。
后历任太守、安西将军、镇西将军、征西将军等,并多次被封侯。
景元四年<263>,与钟会、诸葛绪分三路伐蜀,钟会率主力10万被姜维阻,邓艾即以奇兵从阴平险道潜入,越过700里无人区,直取成都,灭蜀。
后被钟会诬谋反,遭杀害。

  邓攸,晋臣。
襄陵<今属山西>人。
字伯道。
有孝行,建兴间为河东太守。
石勒兵起,与妻挈己子及侄绥逃,途中数遇盗贼,计不两全,以弟早死无子,乃缚己子于树,弃之以全其侄。
至江东,元帝以为吴郡太守;清廉自持,载米至郡,俸禄无所受,惟饮吴水而已,累官尚书、左仆射。
弃子之后,妻不复孕。
纳妾又误得其甥,遂不复纳妾。
卒竟无嗣。
时人哀而议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邓牧<1247-1306>,宋元之际思想家。
字牧心,终身不仕、不娶,自称“三教<儒、佛、道>外人”,又号九鉴山人,世称文行先生。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年十余岁,读《庄》、《列》,悟文法。
及壮,淡薄名利,遍游名山。
元元贞二年,王修竹延至山阴陶山书院。
大德三年,入余杭洞霄,四方名胜多求其文。
住山沈介石为营白鹿山房,匾曰空屋,与里人叶林为至交。
十年卒,年六十。
在亡国的悲痛中,大胆揭露封建君主“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夺人之所好,取人之所争”,“竭天下之财以自奉”<《君道》>。
幻想“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吏道》>的社会。
他的思想对后来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有一定影响。
著作有《伯牙琴》等。

  邓文原<1258-1328>,元书法家。
字善之、匪石,人称素履先生。
绵州<今四川绵阳>人,随其父移居钱塘<今浙江杭州>。
曾任杭州路儒学正、江浙儒学提举、国子司业、集贤学士、国子祭酒、翰林侍讲学士,谥文肃。
善文辞、诗歌,工书法,擅楷书、行草书,师法王羲之、王献之、李邕、赵孟頫,笔致娴雅,飞翔自如,富有神采。
有墨迹《临急就章》、《与本斋札》、《杖锡见过帖》等传世。

  邓茂七,明代福建农民首领。
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人。
本名云,后流亡至福建宁化<今属福建>,投奔陈政景,在沙县<今属福建>被编为甲长。
他领导佃农,拒绝地主之勒索,并与明军斗争。
1448年与陈政景起义。
不久陈政景被俘牺他聚众数万人,称铲平王,在沙陈山寨建立政权。
连续攻占二十余县,严词拒绝官府之诱降。
次年攻延平<今福建南平>。
后因黄琴、罗汝先等叛变,中伏牺牲。
其侄邓伯孙和部将罗丕、廖宁等继续战斗,均先后牺牲。

  邓石如<1739-1805>,清书法家、篆刻家。
原名琰,因避仁宗讳,以字行。
又字顽伯<一作完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
安徽怀宁人。
少曾客江宁梅镠家,得纵观秦汉以后善本,每种临摹数百本。
精四体书。
篆书学汉碑篆额及李斯、李阳冰等,以隶法作篆,纵横捭阖,沉雄朴厚,自成一家;隶书貌丰骨劲,大气磅礴;楷书取法六朝碑版,结字紧密,有踔厉风发之势;篆刻得力于书法,以小篆入印,雄浑古朴,流利清新,世称邓派,或皖派。
有《完白山人印谱》等行世。

  邓廷桢<1776-1846>,清臣。
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
江苏江宁<南京>人。
1801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
1835年升两广总督。
1837年英商以武力为后盾破坏禁烟,他寸步不让,与关天培认真备战,严密布防,缉捕走私船,使鸦片无法内运。
1839年林则徐抵广州禁烟,他积极支持,取得了虎门销烟的伟大胜利。
次年调任闽浙总督。
严禁鸦片,整军练武。
7月击退进犯厦门的英国舰队,却遭投降派陷害。
9月邓与林则徐同被革职。
在广东听候处理期间,极力反对把厦门、香港让给英国作商埠。
英军进攻虎门,他与林则徐力促琦善派兵支援,却不被置理。
1841年发配伊犁。
1843年释回,任甘肃布政使。
1845年任陕西巡抚。
1846年病死。
遗著有《双砚斋诗抄》等。

  邓辅纶<1828-1893>,清诗人。
字弥之,湖南新化人,生于清宣宗道光八年,卒于德宗光绪十九年,年六十六岁。
咸丰元年<公元一八五一年>副贡生,官浙江候补道。
幼贫困,读于邨塾,好为韵语。
与王闿运同学城南书院,尝于岁暮同走衡阳风雪中,宿废寺或逆旅,酌酒谈诗以为乐。
壮年兼为商。
性慷慨好急人急,曾得逋银五十。
遇同学晏生丧母,尽以赠之。
中二十系代曾某收者。
归,质衣以偿。
人称其义。
再出将兵,不获一展,遂闭户不出,著述以终。
诗学选体,文追汉晋,有《白香亭诗文集》传世。

  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字正卿。
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
后历任福建水师海东六、振威、飞霆等兵船管带。
光绪五年<1879>,调北洋水师。
六年,随丁汝昌赴英接舰,驾驶扬威舰经地中海、印度洋回国,任该舰管带。
十三年,再次赴英,接带致远巡洋舰。
十四年,授记名总兵,加提督衔;同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
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其他邓姓名人有西汉将领邓愈、邓镇;晋大臣邓骞、邓粲;北魏史学家邓渊、邓颖;唐大臣邓进思、邓进忠、明抗倭将领邓子龙,大臣邓廷瓒,学者邓韍;清学者邓瑶等。
近当代邓姓名人有政治家邓小平、邓颖超、邓子恢、邓朴方、邓道坤,工运领袖邓中夏、邓发,解放军将领邓华、邓逸凡、邓飞,烈士邓仲元、邓恩铭、邓培、邓萍,民主革命家邓演达、邓玉麟,爱国将领邓宝珊、邓锡侯,物理学家邓稼先,农学家邓植仪,真菌学家邓叔群,新闻家邓拓,理论家邓力群,政治学家邓初民,历史学家邓之诚、邓广铭,篆刻家邓散木,画家邓林,山东琴书演员邓九如,杂技表演艺术家邓宝金,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等。

阅读:3026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