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左丘明<约前540-前452>,春秋时史学家。
鲁国人。
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
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或为讲诵历史及传说的史官。
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
相传曾著《左传》,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左雄-138>,东汉政论家。
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州东北>人。
字伯豪。
官尚书令,在朝言事切直。
反对豪族贪猾,多所检举。
他也讲“灾异”,不脱董仲舒一派儒者影响。
但在劝导当道“宜循古法,宁静无为,以求天意,以消灾异”的形式下,揭露统治者“视民如寇仇,税之如豺虎”,“一人独法,举宗群亡”等虐政。
左悺-165>,东汉宦官。
河南平阴<今河南孟津东>人。
桓帝时为小黄门使,因与单超、具瑗、徐璜、唐衡合谋诛外戚梁氏,任中常侍,封上蔡侯,为“五侯”之一。
骄横贪暴,兄弟亲戚都为州郡刺史、太守。
后被司隶校尉韩演劾奏,自杀。
左慈,东汉末方士。
字元放,庐江<今属安徽>人。
少居天柱山,习炼丹。
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载,是葛玄之师。
东汉丹鼎派道教道术系由他一脉相传。
传说尝与曹操宴,操欲得松江鲈鱼,慈以铜盘盛水钓得。
后操欲杀之,而隐身循形;复见于阳城山头,再逐而隐入羊群,卒不可得。
见《后汉书·左慈传》。
左思<约250-约305>,西晋文学家。
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
曾官秘书郎。
后退出仕途,专意典籍。
出身寒微,不好交游。
《晋书》本传谓其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其诗诗文质朴刚健,代表作《咏史》八首。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左芬-300>,西晋女文学家。
一作左棻,字兰芝,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左思之妹。
少好学,善作文,武帝闻而纳之。
泰始八年<272年>拜修仪,后为贵嫔,因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弱多病,常居薄室。
每有方物异宝,帝必诏为赋颂,由是屡获恩赐。
今存诗、赋、颂、赞、诔等二十余篇,多为应诏之作。
原有集,已佚。
左光斗<1575-1625>,明臣。
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人。
万历中与杨涟同举进士,历任御史、左佥都御史。
任内在北方办理屯田,大修水利,提倡种稻。
天启四年<1624>,杨涟劾魏忠贤,他参与其事,又亲劾魏忠贤32折罪。
次年,与涟同被诬陷,残死狱中。
两年后昭雪,追赠太子少保,谥“忠毅”,有《左忠毅公集》。
左良玉<1599-1645>,明将领。
字昆山。
山东临清人。
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侯恂提拔为副将。
后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争中,扩大部队,升为大帅。
崇祯十七年<1644>,封南宁伯,晋侯爵,驻武昌。
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马士英等执政,与东林党人互相倾轧。
左良玉同情、袒护东林党人,即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讨伐马士英,中途病死。
其子梦庚率所部于九江降清。
左懋第<1601-1645>,明臣。
字仲及,号萝石,莱阳<今山东莱西>人。
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韩城知县、户科给事中等职。
南明福王弘光时任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被派北上与清庭议和,在北京遭扣留。
南京失守后,因拒降被杀,人称“明末文天祥”。
有《左忠贞公集》。
左宝贵<1837-1894>,清末将领。
字冠廷,山东费城人。
回族,行武出身。
1856年<咸丰六年>投江南大营,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初隶僧格林沁,升副将。
1875年<光绪元年>晋记名提督。
1889年任广东高州镇总兵,长期驻奉天<治今辽宁沈阳>。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暴发,率所部渡鸭绿江入平壤。
扼守城北玄武门,登城督战,中炮阵亡。
左宗棠<1812-1885>,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
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道光举人。
后三试春官不第。
太平天国军起,历赞张亮基、骆秉章幕,参与镇压太平军,由曾国藩保举,以四品京堂襄办军务。
以镇压太平军、捻军、回民起义“有功”,累官至浙江巡抚,闽浙、陕甘、两江总督,拜东阁大学士。
封恪靖侯。
曾先后在神州办船政局,设马尾造船厂,制造轮船;在兰州兴办机器织呢局,成为洋务派首领之一。
在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时,讨伐阿古柏侵略军,收复除伊梨以外之天山南北各地。
新疆平定后,主张加强边防,开发新疆。
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力主抗击法国侵略者。
后病卒于福州。
有《左文襄公》全集。
其他左姓名人有春秋义士左伯桃;晋音乐家左延年;五代南唐诗人左偃;宋大臣左肤;辽大臣左企弓;元红贴军将领左君弼;明大臣左鼎;清数学家左潜等。
近当代左姓名人有军事家左权,历史学家左舜生,作曲家左江,大鼓艺人左玉玺等。
阅读: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