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程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名人:
  程邈,秦文字学家。
下杜<今陕西长安南>人。
字元岑。
始为县吏,得罪幽禁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狱。
在狱中若思十年,益大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上于朝。
始皇善之,出为御史。

  程郑,西汉初大工商主。
本战国时关东<今陕西潼关东>人,其祖先于秦始皇时被迁至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
他鼓铸铁器,又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易,以此致富。

  程不识,西汉将领。
景帝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
为人廉,谨于文法。
武帝即位后,他与李广均任边境太守,抵御匈奴。
广治军简易,幕府省文书,士卒乐为之死,他治军严烦,正部曲行伍营阵,军不得自便,敌亦不敢犯,两人俱称边境名将。
广征入为未央卫尉,他亦迁为长乐卫尉。
元光元年<前134>以中尉为骑将军屯雁门。

  程普,三国吴将领。
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
初任郡吏,曾从孙坚镇压黄巾起义。
孙坚死后,助孙策经营江南,屡建战功,封为吴郡都尉,治辖钱塘,后迁丹阳都尉,居于石城,后又任荡寇中郎将。
孙权立,与周瑜为左右都督。
建安十三年<208>,他协助周瑜与刘备联合,利用火攻,大破曹军。
二十万众于赤壁<在今湖北蒲圻西北>。
周瑜卒,他代为南郡太守,复还领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程昱<143-222>,三国曹魏谋士。
字仲德,东郡东阿<山东阳谷>人。
有胆识,精谋略,“能断大事”<《三国志·程昱传》>,为曹操所重。
操征徐州,张邈等叛迎吕布,他与荀彧并力固守东阿等三城,迁东平相。
曹魏立国后,迁卫尉,封安乡侯。

  程咸,魏晋间文人。
字延休,一作延祚。
魏郡武安<今属河南>人。
生卒年不详。
好学有才,魏齐王芳嘉平中,为钟毓书记。
毓兄会尝问有可语吏否,毓乃称咸。
高贵乡公正元中,为司隶校尉何曾主簿,为曾作女嫁不从坐父罪议。
稍后以郑袤荐,为太学博士。
入晋,官黄门侍郎。
武帝泰始十年<274>,诏以咸“博学洽通,文藻清敏”,授散骑常侍。
转左通直郎,累迁至侍中。
有集三卷,佚。

  程咬金,唐初将领。
后改名程知节,济州东阿<今属山东>人。
隋末从李密参加瓦岗寨农民起义军。
密败,属王世充部,后归唐,任秦王府左三统军,参与镇压窦建德起义军,击败王世充。
贞观中,历任泸州<今四川泸县>都督、左领军大将军等职。
高宗时,在进军西突厥中,因听信副总管王文度议,兵败免官,后复起用,授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

  程元振,唐宦官。
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
宝应末,闻张皇后废立阴谋,密告李辅国,使代宗得立,由此深获宠信,任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旋代李辅国判元帅行军司马,总率禁兵,升任骠骑大将军。
操纵朝政,冤杀大将来瑱,斥逐宰相裴冕,诋毁李光弼等。
广德元年<763>罢官归乡里。
继又私入京师,被放逐,行至江陵病死。

  程异,唐臣。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师举。
举明经。
补郑县尉。
精于吏职。
贞元末为王叔文所引,由监察御史为盐铁扬子院留后。
叔文败,贬郴州司马,与柳宗元、刘禹锡等称“八司马”。
元和初因盐铁使李巽荐,擢为侍御史,再任扬子留后,迁淮南等道两税使,对江淮钱谷积弊多所革除。
入为盐铁转运副使。
时用兵淮西,国用不足,他尽心调度,不剥下民,而经费足用。
由是专领盐铁转运使,兼御史大夫。
元和十三年<818>任宰相,仍领盐铁。
八司马中后来得重用者,仅此一人。

  程琳<988-1056>,北宋臣。
字天球,中山博野<今河北蠡县>人。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举服勤辞学科,为泰宁军节度推官,改知寿阳县。
天禧中,召试,直集贤院。
仁宗天圣六年<1028>知益州。
七年,知开封府。
景祐四年<1037>为参知政事。
后历知颖、青、大名、永兴、延等州府。
至和三年卒,谥文简。
有文集奏议六十卷,已佚。

  程颢<1032-1085>,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
字伯淳。
学者称明道先生。
河南洛阳人。
嘉祐年间举进士后,任鄠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
有治绩,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
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
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
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
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
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程颢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程颐和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
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
他把理作为宇宙的本原。
就天道的内容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充满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
他认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于是称天道为仁。
按程颢的说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过阴阳二气的絪缊化生,产生天地万物,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
故“人与天地一物也”。
因此对于人来说,要学道,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的这个道理。
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即为“仁者”。
故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
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认为人心自有“明觉”,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
程颢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
他追求所谓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通过直觉冥会,达到所谓物我合一。
程颢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发轫者,他的“识仁”、“定性”,对后来的理学,尤其对陆王心学,影响很大。
程颢的哲学专门著作不多,主要哲学代表作有他的学生吕大临所记关于“识仁”的一段语录。
后人称《识仁篇》;他与张载讨论“定性”问题的《答横渠先生书》,后人称《定性书》。
他的哲学思想多散见于语录、诗文中。
明末徐必达将他与程颐的著作汇编为《二程全书》。
今中华书局编为《二程集》出版。

  程颐<1033-1107>,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
字正叔。
河南洛阳人。
学者称伊川先生。
十四五岁时,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
在游太学时,作《颜子所好何学论》,主管太学的胡瑗惊异其才。
王安石当政时,未被起用,与兄程颢在洛阳讲学。
司马光执政时,被荐为崇政殿说书,与修国子监条规。
在为哲宗侍讲期间,敢以天下为己任,议论褒贬,无所顾忌,声名日高,从游者日众。
其后,程颐因反对司马光的新党执政而被贬,任西京国子监守。
不久削职,被遣送至四川涪州,交地方管制。
程颐在被贬期间,完成著作《周易程氏传》。
徽宗即位,得以赦免,但不久又受排斥,遂隐居龙门,遣散门徒,不久病死于家。
至南宋,追谥正公。
在哲学上,程颐与程颢以“理”为最高范畴,以“理”为世界本原。
程颐认为,理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它在事物之中,又在事物之上。
他认为,道即理,是形而上的,阴阳之气则是形而下的。
离开阴阳就无道,但道不等于是阴阳,而是阴阳之所以然,“所以阴阳者,是道也”。
他明确区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以形而上之理为形而下之器存在的根据。
他又从体用关系论证了理和事物的关系,认为理是“体”,而事物是“用”。
程颐承认事事物物都有其规律,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深,万事万物之所以然,都有其理。
他进一步认为,“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天地间只有一个理,这理是永恒长存的。
这样,他就把事物的规律抽象化、绝对化,使之成为了独立的实体。
程颐承认每一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即向反面转化。
他说:“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
”他还提出物皆有对的思想,说:“天地之间皆有对,有阴则有阳,有善则有恶。
”这反映了他的辩证法观点。
关于人性问题,程颐以为人的本性,即是人所禀受的理,于是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
他认为,性无不善,人所以有善与不善,是由于才的不同。
才是由气而来的,气有清浊不同,故才也有善与不善之分。
只讲本然的善性,不能说明人何以有恶;只讲气禀之性,则不能说明人性本善。
程颐论述为学的方法时提出自己的格物致知说。
认为格物即是穷理,即穷究事物之理;最终达到所谓豁然贯通,就可以直接体悟天理。
他所讲的穷理方法主要是读书、论古今人物、应事接物等。
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程颐主张以知为本,先知后行,能知即能行,行是知的结果。
程颐的哲学,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命题,对宋明哲学发生了很大影响。
虽然二程都以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但程颢是以心解理,开了以后陆王心学一派。
程颐一般是把理与气相对来论述的,开了以后朱学一派。
程颐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程氏传》,还有《遗书》、《文集》、《经说》等。
他与程颢的著作,明代后期合编为《二程全书》。
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程敏政<1445-1499>,明文学家。
字克勤,休宁<今属安徽>人。
十岁,以神童荐,诏读书翰林院。
成化二年<1466>进士,入翰林院为编修。
历左谕德,直讲东宫。
孝宗即位,擢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弘治五年<1492>,改太常卿兼侍读学士,进礼部右侍郎,专典内阁。
十二年,与李东阳主持会试,被诬鬻题,下狱。
得释后即病故。
敏政学问该博,见称于时。
著有《篁墩文集》九十三卷。
又辑有《明文衡》、《宋遗民录》、《新安文献志》等。

  程大位<1533-1606>,明数学家。
字汝思,号宾渠。
安徽休宁人。
对珠算与其他各种运算有深入的研究,擅长运用各种口诀计算问题。
其毕生著作《直指算法统宗》,卷帙巨大,包括了丈量土地,计算稻米、布帛,开方、立方演算,解方程,用勾、股、弦测量高、深、广、远的方法,并总结了有实用价值的通俗易懂的蝉联算法<珠算开方>等的口诀,一问世就深受欢迎,风行全国,以后又先后传到日本、东南亚和欧洲各国。
《直指算法统宗》书末附有一篇“算经源流”,记载了宋元以来刻本数学书五十一种,是宝贵的数学史料。
此外,程大位对纵横图也进行过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程君房,明制墨家。
名大约。
以字行。
又字幼博,号筱野。
活跃于万历年间。
新安<今在安徽>人。
精于制墨,其墨光洁细腻,款式花纹变化多端,深得文人士大夫喜爱,著有《程氏墨苑》,列墨品六部,约500余式,其中所收的墨名,如《天老对庭》、《清辉照海月》、《归马牧牛》等今仍沿用。

  程正揆<1604-1676>,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字端伯,号鞠陵,别号清溪道人。
湖北孝感人。
明时任翰林院编修、尚宝司卿,入清又任工部右侍郎,后罢官,居南京,从事诗文书画创作。
擅山水,师法黄公望、沈周,笔墨枯劲简老,设色浓湛,结构随意自然。
书法擅楷书、行书,师法李邕、颜真卿,结体平正中寓奇险,丰韵萧然。
论画主张“画贵简,不贵繁”,主张既师造化又重传统,富有见地。
其画颇为时人所重,与石鳛并称二溪。
有《江山卧游图》等传世。
平生所作诗文题跋,卒后由其子程大皋辑为《青溪遗稿》二十八卷。

  程邃<1605-1691>,明末清初篆刻家、画家。
字穆倩、朽民,号垢区、青溪、垢道人,自称江东布衣。
安徽歙县人。
曾从黄道周、杨公麟游,晚年居扬州。
工诗文、书法,长于金石考证。
其篆刻取法秦汉,玺印,白文运刀如笔,凝重有力;朱文喜用大篆作印文,章法整齐,风格古拙浑朴,边款刻字不多,但凝练深厚,开清代篆刻中皖派先河。
擅山水,多作焦墨渴笔,有干裂千秋,润含春雨之誉,画风沉郁苍古。
有《垢道人画册》、《梅柳渡江图》等传世。
著有《会心吟》、《萧然吟诗集》。

  程伟元,清文人。
江苏苏州人。
字小泉。
以科场失意,一生未仕。
高宗乾隆末,寓居京师<今北京>。
1800-1802年<嘉庆五年至七年>为盛京<今辽宁沈阳>将军晋昌幕僚。
佐理奏牍,时相唱和,并替晋昌编辑《且住革堂诗稿》,后留居辽东<今辽阳>卒。
在京师时与高鹗相识。
他自述曾以数年时间广泛搜集曹雪芹《石头记》原著前八十回抄本,并陆续赎得后四十回续稿的残抄本,与高鹗共同修补成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
全书于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由“萃文书屋”以活字版印行。
后称“程甲本”。
次年又大量改动前八十回之文字情节,对后四十回续稿亦颇多修改,仍由“萃文书屋”印行。
后称“程乙本”。
从此《红楼梦》小说以刊本形式流行,影响颇大。
亦能诗文,且能书画,但作品流行甚少。

  程长庚<1811-1880>,清京剧形成初期演员,工老生。
安徽潜山人。
幼入徽班坐科,后随父北上,入京演出时已显露头角。
长期主持三庆班,任主要演员,为京剧艺术形成作出重要贡献,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
他的唱腔用徽音,调高声宏,字正腔圆,气势磅礴。
他为人正直,品格高尚,对同行扶危济困,深受爱戴,并能以身作则,班规严整。
他曾创办四箴堂科班,培养出陈德霖、钱金福等京剧演员。
他为维护演员的人格,力主废除站台<开戏前旦角演员站在台上应酬看客>陋习。
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都曾受到他的教益。
代表剧目有《文昭关》、《战长沙》、《华容道》、《群英会》、《取成都》、《镇潭州》、《战樊城》、《鱼肠剑》、《取南郡》等。

  其他程姓名人有春秋时义士程婴,学者程本;东汉将领程嘉,学者程曾;三国吴大臣程秉;十六国后赵谋士程遐;北宋大臣程珦;元学者程钜夫;明书画家程嘉邃;清经学家程瑶等。
近当代程姓名人有爱国民主人士程潜,政治家程思远、程维高,红军将领程克绳,解放军将领程子华,天体物理学家程茂兰,铁道机械工程专家程道刚,地质学家程裕淇,气象学家程纯枢,医学家程门雪,画家程十发,工艺美术家程尚仁,电影导演程步高,京剧演员程继先,程砚秋,歌手程琳,体操运动员程菲等。

阅读:3529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