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封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名人:
  封衡,三国道士。
魏<今甘肃陇西>人。
字君达。
通老、庄学。
采药山中,人称号“青牛道士”。
武帝问养性大略,对曰:“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减思虑,捐喜怒,除驱逐,慎房室,则几于道矣。

  封孚<337-407>,十六国燕臣。
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字处道。
后燕慕容宝时官吏部尚书。
宝被杀,南奔投晋,为渤海太守。
隆安三年<399>慕容德军至莒城,出降。
任左仆射,外总机事,内参密谋。
慕容超嗣立,政治悖乱,他面责为“桀纣之主”。

  封懿,北朝魏文人。
字处德。
勃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俊伟有才气,能属文。
仕后燕,为慕容宝中书令,民部尚书。
宝败,归魏。
除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宁朔将军、章安子。
道武帝引见,问以慕容氏旧事,懿应对疏慢,废还家。
魏明元帝初,复征拜都坐大官,进爵为侯。
撰《燕书》,已佚。

  封津<477-538>,北魏臣。
字丑汉,勃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父令德,连坐致于法,因受宫刑,给事宫廷。
灵太后令津侍孝明帝书。
孝昌元年<525>,除中侍中,加征虏将军、冀州大中正。
二年,封东光县开国子。
永安初,仍为中侍中、卫将军。

  封子绘<515-564>,北齐臣。
字仲藻,小名搔。
隆之次子。
解褐秘书郎中。
迎高欢,为开府主簿,掌文书。
东魏初为平阳太守。
征兵运粮,供军需有功,召为大行台吏部郎中。
欢将卒,令其速返冀州安定郡县。
北齐天保七年为合州刺史,守备有方,击败陈军。
长於政事,善于驭下,历为刺史,皆有政绩。
武成帝时至祠部尚书。

  封德彝<568-627>,隋唐之际大臣。
名伦,以字行。
观州蓨<今河北景县〕人。
隋文帝开皇末年,从杨素平江南叛乱,为其行军记室,以辩才、善揣人主意,受素礼重,荐为内史舍人。
炀帝朝,虞世基得宠当政,而不通吏治,他暗中为之筹划裁量,顺承炀帝旨意行事,使隋政日坏。
宇文化及杀炀帝,从化及北行,署为内史令。
化及败,乃降唐。
高祖初以其奸,又从化及逆党,斥不用。
后献秘策,得高祖亲任,拜内史舍人,迁侍郎兼内史令。
从秦王李世民<太宗>平洛,久不能下,朝廷欲罢兵,秦王派他向高祖陈报形势,他力主进兵,封平原县公。
后检校吏部尚书,进封赵国公,徙封密国,益得高祖信任,密议皇位继承问题,暗助建成、元吉一党。
在职阳奉阴违,贿赂狼藉。
太宗即位,误认为其忠诚,拜尚书右仆射。
卒赠司空,谧曰明。
643年,其阴助建成党事被揭发劾奏,太宗下诏夺其司空,削食封,改谥为缪。

  封演,唐学者。
天宝进士。
代宗时任邢州刺史。
德宗时官至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
所作笔记《封氏闻见记》,记载各种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古迹、传说及当时士大夫轶事,考辨翔实,颇具史料价值。

  其他封姓名人有西晋农民军首领封云;北魏大臣封轨、封回、封肃;北齐大臣封孝琰;唐大臣封敖、封演,画家封绚;后梁大臣封舜卿等。
近当代封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封永顺,翻译家封椿,剧作家封恒山,电影演员封顺,指挥家封玉书等。

阅读:3484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