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
黄帝的活动中心在今河南新郑,商朝的都城绝大多数都在今河南境,故巫姓起源于河南。
商时大臣巫咸、巫贤父子,家于苏州常熟<今江苏常熟>西海虞山上,一说巫咸与巫贤居于山西平阳府夏县,巫氏遂标“平阳”为其郡号。
汉代,有巫捷任冀州<今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刺史,巫姓遂繁衍于此。
西晋末年,山西平阳夏县人巫暹率族随中原士族南渡,迁居福建剑津<今南平东>。
唐太宗时,裔孙巫罗俊奉命镇守南疆,遂居福建宁化黄连峒,是为宁化巫氏始祖。
宋高宗时,裔孙巫大一郎迁居广东韶州曲江,为入粤始祖。
其六子仕敬之子禧,迁居广东兴宁,其后裔千三郎移迁大埔;千三郎之弟千五郎之子德章,迁镇平。
仕敬七弟巫仕猷之子三八郎,迁福建永定。
巫姓也有分播至湖北、甘肃、山东、四川等地的,如《万姓统谱》记载,唐代巫大章,为光化<今湖北老河口>人,天宝末任昭德判官;又记载,宁代有巫似修,为临泾<治今甘肃镇原南>人,任苏州守。
《蓬莱县志》记有明代易州知州巫南金,为广德<今山东陵山治>人。
宋代,又有一支巫姓在江苏江宁发展为名门望族,如巫钺、巫孝恭、巫孝杰,都是此期此地产生的进士;后江苏的巫姓又有迁徙至句容、仪真<今仪征>等处的。
另据台湾《巫氏宗亲总会十周年会刊》:第十三世祖志乾公,字大绸、号正先,住宁化三都龙湖。
子一郎公,迁居上杭金峰宝武溪村。
至十七世大一郎公移居宁化乌溪村,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入粤韶州曲江杨梅,为入粤始祖。
生八子,分衍广东莫德、惠州、归仁、嘉应州以及永定。
至十七世仕猷公,因营潮郡生意,病故后其子念八郎,肇基潮州府丰顺县汤坑南田都。
再传十二世,裔孙巫乃需,于清乾隆十二年,渡海台湾,为入台始祖。
如今,巫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江西、四川等地为多。
目前巫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八十三位。
阅读: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