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
谷姓发祥于今陕甘一带,其得姓之后,在一段时间内基本繁衍于关中之地。
秦统一天下后不久亡于汉,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陕地之谷姓因仕宦、游学、谋生等原因进入该地者甚多。
两汉之际,谷姓还播迁到了其它地方,除北方的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外,连位于长江南岸的湖南和江、浙一带,也从汉末开始,有了谷姓人家。
西汉时,谷吉、谷永父子为长安人,谷春为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王莽时期有在天水任掌野大夫的长安人谷恭,光武帝时有寇恂外甥、上谷<治今河北怀来>人谷崇,汉灵帝时,湖南耒阳出过一位大孝子谷朗,后曾官至九真太守。
魏晋南北朝时期,谷姓播迁之地主要以北方为主,尤其在今河北怀来一带,由于比邻山区,战火难至,当地谷姓发展兴旺,后逐渐昌盛为谷姓上谷郡望,并以此为主源向北方各地播迁。
此际见诸史册之谷姓名人有三国吴人、都亭侯谷利,东晋名士、湖南桂阳人谷俭,北魏昌黎<治今辽宁义县>人谷颍、谷纂、谷士恢父子三人。
尤可一提的是昌黎的谷浑家族,其子谷阐、孙谷洪、曾孙谷楷俱显贵于北魏,为后世所敬仰。
唐太宗时,东夷族人谷那律改为单姓谷,并定居于今河南南乐,孙谷倚相,曾孙谷崇义,玄孙谷从政俱为名宦,由于此支新鲜血液的注入,极大地壮大了谷姓家族。
后此支谷姓因居地比邻河北、山东之故,逐渐播迁于上述诸省。
宋靖康之耻后,谷姓南迁者渐多。
宋末时,由于蒙古铁骑南下,繁衍于江浙之谷姓因避难之故,在南方诸省逐渐散居开来。
明初,山西谷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明中叶以后,江苏谷姓繁衍得较为兴盛,名家甚多。
清康乾年间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冀、鲁、豫之地的谷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三省。
如今,谷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河北、山东、河南为多。
目前谷姓人口列全国第一百四十四位。
阅读: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