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蒯通,汉臣。
即蒯彻。
范阳<今河北定兴南固城镇>人。
陈胜起义后,派武臣进取赵地,他说范阳令徐公归降,武臣不战而得赵地三十余城。
后又说韩信取齐地,并劝信慈善刘邦自立。
惠帝时,为丞相曹参宾客。
著有《隽永》八十一篇,《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蒯子》五篇,今皆佚。
蒯良,东汉末谋士。
字子柔,南郡延中庐人,蒯越兄。
足智多谋,兄弟二人辅助刘表,佐其成业。
蒯良精通天文,极善相马。
讨董诸侯联盟解散后,孙坚暗得国玺归南,刘表因袁绍通知此事,于孙坚归程截击之,两家结怨。
后孙坚跨江击刘表,蒯良用兵设伏,遣吕公射杀孙坚。
后来孙策欲以黄祖换取孙坚尸首,蒯良又劝刘表乘胜下江东,然而刘表不纳其言,坐失良机。
蒯越-214>,东汉末谋士。
字异度。
襄樊南漳人。
足智多谋,初为汉大将军何进赏识。
初平元年<190>,刘表被委为荆州刺史。
请蒯越等共商安邦之策,蒯越说:“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
兵不在多,在得人也。
”蒯越助刘表平定治境,佐刘表下长沙,收零、桂<在今湖南、广西>,“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拜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征,刘琮降,蒯越归曹操,封侯。
曹操写信给尚书令荀彧说:“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
”
蒯恩-418>,南朝宋将领。
字道恩,兰陵承<今枣庄>人。
身贫苦,初被征为马士,后随刘裕征战南北。
作战勇敢,胆力过人,在破桓玄、伐广固<今青州西南>、镇压徐道覆等重大战役中屡立战功,官至龙骧将军、兰陵太守。
又与王镇恶轻军袭江陵<今属湖北>,平定刘毅;随军平定成都,均建殊功,被封为新宁县男。
北伐时,受命侍卫刘裕世子,任辅国将军、淮陵太守。
夏主赫连勃勃寇长安,刘义真兵败而归。
入关迎接,于青泥<今陕西蓝田>力战数日,全军覆没被俘,死于夏。
蒯祥-1465>,明建筑家。
吴县<今属江苏>人。
本为木匠。
永乐时应召到京,授工部营缮所丞,司宫廷营缮。
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食俸一品。
负责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1440>、长陵<1413>、献陵<1425>、裕陵<1464>,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隆福寺<1452>等,明宪宗即位时,他已八十余岁,仍执技供奉,帝以“蒯鲁班”称之。
蒯光典<约1858-1912>,清末臣。
安徽合肥人,字理卿,一作礼卿。
光绪进士。
授翰林院检讨,旋充会典馆图绘总纂。
受刘坤一、张之洞聘,任尊经书院讲席及两湖书院监督。
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道员发江南,创江宁高等学堂。
三十四年赴欧洲任留学生监督,岁余谢职归,充京师督学局局长。
宣统二年<1910>赴南洋提调劝业会,归国后病卒。
著有《许慎说文札记》、《许慎说文札注》、《金粟斋遗集》。
其他蒯姓名人有唐诗人蒯希逸;宋大臣蒯鳌等。
近当代蒯姓名人有农学家蒯元璋,化工专家蒯元坤,医学家蒯仰山,历史学家蒯伟,文学理论家蒯大申,作家蒯斯曛、蒯高毅,书法家蒯宪等。
阅读: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