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典·阳
百家姓氏
 
 
姓氏联典·
起源 | 迁徙 | 名人 | 郡望v堂号 | 对联典故
名人:
  阳处父,春秋晋国太傅,晋襄公辅佐。
晋文公九年<前628>楚斗章赵晋请和,晋以阳处父报之,和议成。
晋襄公元年<前627>十二月,率师会郑、陈之师伐许,又侵蔡。
楚子上救之。
双方无意战,皆退师。
三年<前625>晋伐鲁,鲁文公朝晋,阳处父与鲁公盟。
四年<前624>楚围江<嬴姓国,今河南息县西南>,与王叔桓公<周卿士>伐楚以救江。
七年<前621>春,晋阅兵于夷<采邑名,今地阙>,舍二二军,使狐射姑<狐偃之子>将中军,赵盾佐之。
阳处父改阅兵于董<今山西万荣境>易中军。
以赵盾为中军,狐射姑为其辅佐。
狐射姑杀阳处父而奔狄。

  阳匄,春秋楚国令尹。
字子瑕,号令终。
楚王族阳氏之裔,穆王曾孙,阳尹子。
继子旗而为令尹。
平王四年<前525>吴来攻,楚败。
六年<前523>因王娶秦女嬴氏为夫人,乃聘于秦,以强化楚秦之盟。
十年<前519>吴王伐州来<楚邑,今安徽凤台>,乃与司马薳越率楚、蔡、陈、许、顿、胡、沈之师救之。
阳匄卒于师。
楚以囊瓦为令尹。

  阳虎,春秋鲁国执政。
虎一作货,或说字货。
鲁国季孙氏家臣。
鲁定公五年<前505>季平子死,他将以玙璠<国君所佩宝玉>入敛,为另一家臣仲梁怀所拒绝。
他拘留季桓子,迫使结盟,驱逐仲梁怀等人。
杀公何藐。
继又与定公及三桓盟于周社,与国人盟于毫社,并诅于五父之衢。
七年齐归还郓、阳关<今山东泰安东南>,他居此掌管国政八年纠合部分三桓家臣,谋除去三桓势力,以季寤代季桓子,叔孙辄代叔孙武叔,自己代孟懿子。
旋以谋杀季桓子不成,入于讙<今山东宁阳北>、阳关以叛。
九年,三桓讨阳关,他奔齐。
旋又经宋奔晋,倚赵氏,成为赵简子得力谋臣。

  阳球,东汉臣。
字方正,渔阳泉州<今天津武清>人。
出身大姓。
初举孝廉,后历任高唐令、平原相、尚书令、司隶校尉等职。
好申韩之学,政尚严猛,灵帝时曾捕杀宦官王甫等,京师震动。
不久遭宦官诬陷,下狱死。

  阳裕<约282-344>,十六国前燕将领。
字士伦。
东晋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一带>人。
少孤,单茕独立,叔父耽颇为赏识。
初,幽州剌史和演召为主簿。
永兴元年<304>,王浚杀和演领幽州,遂转从事中郎,忌而不能重用。
建兴二年<314>,后赵王石勒计诛王浚攻占蓟城<北京西南>,欲以重任,裕拒之微服潜遁。
时鲜卑单于段疾陆眷为骠骑大将军、辽西公,广纳人才。
故逃奔令支<河北迁安西>,附段,拜为郎中令、中军将军、位处上卿。
历畏段氏五世,均极尊重。
咸康二年<336>,段辽与慕容皝相攻,裕极力谏阻;亲仁善邻,是为国宝。
段辽不从,并使其出为燕郡太守。
四年,皝联后赵王石虎讨辽,虎克令支。
裕以郡降虎,拜北平<河北遵化>太守,征为尚书左丞。
因石虎怒皝不会师,进军击燕棘城<今辽宁省朝阳至义县之间>,虎大败,段辽乘机假降于虎,请兵接应。
虎遣东征将军麻秋率众迎辽,以其为左丞领麻秋司马同行。
皝遣慕容恪伏精兵于密云山,大败麻秋,裕被俘。
皝素闻其名,拜为郎中令,迁大将军左司马,为皝扩张运筹帷幄。
东破高句丽,西灭宇文归。
还善建筑设计。
咸康七年<341>,受皝命与唐柱共筑前燕新都龙城<辽宁朝阳市>。
次年,皝于棘城迁入龙城。

  阳耽,十六国前燕臣。
西晋右北平无终<天津市蓟县>人。
曾任辽西太守。
慕容翰在攻打段疾陆眷过程中,于阳乐处获得耽文章作品。
慕容廆甚为敬佩耽,召用为谋主,官任东夷校尉。

  阳鹜,十六国前燕臣。
字士秋。
东晋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
自幼好学,精通经史。
初为燕平州<今辽宁盖县南>别驾,屡献安时强国之策,甚为廆称赞。
皝即位,迁左长史。
随皝东征西伐,运筹帷幄,参谋军机,以功封建宁公。
皝临终嘱慕容儁鹜忠贞有干,可付大事。
永和八年<352>,儁称帝,封为尚书令。
与慕容恪共图中原。
后迁司空,仍守尚书令。
升平四年<360>,儁病危,受顾命,为辅政大臣。
慕容暐即位,申以师傅之礼,封为太保。
兴宁三年<365>进位太尉。
固求罢职,不许。
历时四代,德高望重,但谦恭谨厚有过于少时,至老仍乘旧车瘦牛,且严诫子孙克俭守法。
太和二年<367>卒,谥敬。

  阳瓒,南朝宋将领。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为滑台戍主王景度宁远司马、濮阳太守。
永初三年<422>北魏大军南下,以重兵攻滑台。
城破,王景度出奔,他坚守不动,兵溃被俘,为北魏所杀。
宋追赠给事中。

  阳尼,北朝北魏学者。
字景文。
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
少好学。
与李彪等齐名。
幽州刺史胡泥以尼学艺文雅,表荐之。
征拜秘书著作郎,后为国子祭酒。
出为幽州平北府长史,带渔阳太守,未拜,因事免。
遂还乡,卒于冀州,年六十一。
有书数千卷。
尼造《字释》数十篇,未就而卒,从孙承庆撰为《字统》二十卷。
《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二十一卷,今佚。

  阳藻,北朝北魏臣。
字景德,尼族孙。
孝文帝太和初,举秀才,射策高第。
以母疾还乡。
后征为中书博士。
累迁至建德太守。
为官清贫,帝赐帛六十匹。
为瀛州安东府长史,年老归家,不预时事。
后为杜洛周囚禁。
病卒。

  阳弼,北朝北魏臣。
字世辅,阳藻之子。
长于吏事,官本州别驾。
杜洛周陷城,弼遂率宗亲南渡,居于青州,值邢杲起逆,城民疑河北人为内应,遂遇害。

  阳固<467-523>,北朝北魏辞赋家、诗人。
字敬安。
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
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
孝文帝太和中从刘昶伐齐,板府法曹行参军,在军勇决,辟为大将军府参军事,又兼长史,丁忧去任。
宣武帝时,裴叔业归魏,广陵侯元衎镇寿春,以固为司马,还,历廷尉评、给事中诸职,出为北平太守,以公事免。
后除给事中,领侍御史,曾上表宣武帝论政。
时宣武帝委政高肇,固作南北二都赋以讽谏。
宣武帝末,以直言忤中尉王显,免官。
固作《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又作《刺谗疾嬖幸诗》二首。
孝明帝正光二年<521>,为京兆王继从事中郎,加镇远将军。
正光四年,卒。
原有集三卷,今佚。

  阳猛,北朝西魏将领。
阳雄父。
魏明帝时,以当地豪家,被任为大谷镇将。
孝武帝初,为华山郡守。
西魏初,自召集兵众。
被任为扬州刺史,驻守善渚谷。
大统三年<537>,被东魏军击败,复率兵守牛尾堡,后病卒。

  阳斐,北朝齐将领。
字叔鸾。
阳弼弟。
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
魏孝庄帝时,斐于西兖州督护流民有功,赐爵方城伯。
历侍御史,兼都官郎中、广平王开府中郎,修起居注。
孝静帝兴和<539-542>中,聘梁。
使还,为廷尉少卿。
尝治石济河桥,移津于白马。
东郡太守陆士佩欲以黎阳为公家苑囿,遗书谓“咨大将军<高澄>以足下为匠”,斐答书拒之。
寻转尚书右丞。
文宣帝天保初<550>,为镇南将军,尚书吏部郎中,以事免。
久之,为都水使者,监筑长城。
后为徐州刺史,废帝乾明元年<559>,上表致仕,不许。
顷之,拜仪同三司,卒于位。

  阳雄,北朝陈将领。
字元略,上洛<今陕西商县>人。
起家奉朝请,以战功为世袭邑阳郡守。
后为洵州刺史,賨、渝等部落民服其威信。
于汶阳郡置平州,转平州刺史。
进位大将军,为江陵总管。
善附会权贵。
宣帝宣政元年卒。

  阳休之<509-582>,北朝北齐文学家。
字子烈,北平无终<今天津市蓟县>人。
阳固子。
仕魏为中书侍郎、黄门侍郎,曾与魏收同修国史。
入齐任中书监、尚书右仆射。
北周时为太子少保,和州刺史,进位上开府。
少好学,爱文藻,早获才名,时人称:“能赋能诗阳休之”。
曾重编《陶渊明集》,又撰《幽州人物志》,有文集四十卷,已佚。
今存《陶渊明集序录》及《春日》、《萱草》等诗四首,见《初学记》、《文苑英华》。
《北齐书》、《北史》均有传。

  阳惠元,唐将领。
平州<今河北卢龙>人。
初事平卢军,以骁勇著称。
从田神功、李忠臣浮海入青州,诏以兵隶神策军,为京西兵马使。
从击田悦,战御河,夺三桥,惠元功多。
及朱泚反,从李怀光自河朔赴难,解奉天<今陕西乾县>之围。
后发现李怀光反迹已明,乃出走,被追至好畴,遇害。

  阳旻,唐将领。
字公素,阳惠元之子。
为邢州刺史,安抚卢从史部将,得宪宗嘉奖,迁易州刺史。
从讨吴元济,薄申州,拔外郛,残其垣。
又率军平定叛乱的西原蛮。
进官御史大夫。

  阳城,唐臣。
字亢宗,定州北平<今河北完县>人。
徙居陕州夏县<今属山西>。
家贫无书,乃求为集贤院书吏,昼夜读书,经六年,无所不通。
登进士第后,隐居于中条山,以德行闻于世。
终身未娶妻。
贞元初陕虢观察使李泌荐于朝,诏以著作佐郎征,不起。
三年,李泌为宰相,荐为著作郎。
乃衣褐入京。
寻迁谏议大夫。
在职时每日饮酒,不言朝事。
韩愈作《争臣论》讥之,仍不为所动。
十年,陆贽因指斥裴延龄奸佞,遭诬罢相,几被杀。
阳城乃伏阁上疏,慷慨陈言陆贽无罪,陆贽从而得免。
阳城坐此改为国子司业。
在国学躬讲经籍,为诸生所敬重。
十四年,被诬得罪,贬道州刺史。
国子生二百余人叩阙请留,终未果。
历守道州七年,有善政。
贞元二十一年三月,顺宗诏追其赴京,而城已去世,年七十。

  阳孝本,宋学者。
字行先,虔州赣县<今江西赣州>人。
博学,有气节,隐居城西通天岩。
苏轼自海外归来,称孝本为“王岩居士”。
隐居二十年,一时名士多从之游。
崇宁中,举八行,为国子录,再转国子博士。
后以直秘阁归,年八十四而死。

  阳枋<1187-1267>,南宋学者。
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四川铜梁东南>人,居巴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从朱熹门人度正、□渊学。
八岁能属文,每赓和父诗。
嘉泰二年,受业于朱熹门人度正。
嘉定九年,应乡举,下之。
端平元年,冠乡选。
绍定元年,至涪陵莲荡从□渊学。
淳祐元年,以蜀乱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五年,摄大宁监司法参军。
八年,为绍庆府学教授。
十一年去官,就养于夔州。
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累官朝散大夫。
著《易说》、《图象》、讲义、诗词等十二卷,已佚。

  阳大鹏,清农民起义首领。
一作杨大鹏。
道光二十四年<1844>因反对湖南耒阳知县加征钱粮,聚众破狱,救出请愿代表段拔萃。
继任知县扣押其弟,乃率农民千余人起义,抗不完粮,持械攻城,拒伤官兵遭湖南提督石玉生部镇压,被捕,遇害于北京。

  其他阳姓名人有战国曾子弟子阳肤;汉大臣阳城延;南北朝齐名士阳黑头,北魏大臣阳介、阳鸣鹄、阳季智、阳荆、阳璠、阳伯庆、阳令鲜、阳延兴,学者阳承庆,北齐大臣阳昭、阳俊之、阳世和、阳师孝、阳辟强;隋大臣阳静立;唐大臣阳峤,史学家阳仁卿,旅行家阳鸿;宋大臣阳从易,学者阳岊;明书法家阳镇等。
近当代阳姓名人有政治活动家阳安江、阳忠恕、阳宝华,解放军将领阳自碧、阳焕生,数学家阳明盛,物理学家阳兆祥,力学专家阳日,化工专家阳永荣,电子出版专家阳振坤,机械控制专家阳含和,林学家阳含煕,医学家阳正强、阳云广,考古学家阳吉国,市场营销专家阳林峰,哲学家阳作华,法学家阳作洲,图书馆学家阳海清、阳剑宏,画家阳平康、阳悦弟、阳光,声乐教育家阳亚洛,剧作家阳贻禄,川剧演员阳友鹤,乒乓球教练员阳名学等。

阅读:2874
返回顶部
返回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