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麦铁杖,隋将领。
广东始兴人。
骁勇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
性好交游,重信义。
初事渔业、狩猎。
南陈时为盗被俘,设为官户,配执御伞。
南陈亡,事杨素,入隋,因积功,升车骑将军。
从素出征伐突厥,讨平并州<今山西太原>,每战身先士卒,进位柱国。
东<今辽宁辽阳以南、辽河以东之地>之役,自请为前锋。
尝谓医人说:“大丈夫身临战场,自己性命在所不顾在所不惜,岂能卧死儿女身旁?”渡辽河时战死。
谥武烈。
麦文贵,元史学家。
南雄<今属广东>人,字敬存。
元统元年<1333>由翰林国史院编修迁秘书监著作郎。
后至元元年<1335>,除掌医监经历。
至正四年<1344>,以宣文阁鉴书博士预修《宋史》,为纂修官。
官至集贤侍讲学士。
麦而炫,明臣。
字章暗,高明<今广东高鹤西北>人。
由进士历上海、安肃知县。
唐王时,任御史。
据守高明,清兵破城,被俘至广州,不降,被杀。
有《康山集》。
麦廷章-1841>,清将领。
广东鹤山人。
行伍出身为清代军官,历任把总、千总、守备、都司等职。
1839年<宣宗道光十九年>署提标左营游击。
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乃奉令率水师驻九龙山巡防。
英领事义律强求递书辩论,他曲为开导,英军竟启衅,遂迎头回击,与敌以重创。
1841年初,随关天培扼守靖远炮台。
2月英军从横挡炮台登陆,他率兵奋勇抵抗。
因琦善闻警不发援兵,弹尽力竭而遇难。
麦信坚<1865-?>,北洋政府官员。
广东番禺人,字佐之。
早年就读于香港师范书院和北洋医学堂。
通英语。
清光绪十四年<1888>任北洋医务局医官。
后入李鸿章幕,充医官,曾随李游历欧美。
二十七年任出使德国大臣二等参赞。
次年回国,供职天津工程局。
后为电车、电灯公司董事,保工局坐办,招商局及文报局总办。
1914年至1916年任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
麦鸿钧<1866-1918>,清臣。
字志昭,号惠农三水人。
早年在广州求学。
1904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改授法部参事。
嗣又考录经济特科。
1905年奉朝谕赴日本、美国考察经济、政治、文化。
回国后参与朝政。
旋任驻纽约州领事。
辛亥革命后罢官归国,隐居上海。
1918年病卒。
麦孟华<1875-1915>,清末维新派。
字孺博。
广东顺德人。
1888年入广州学堂。
1891年入万木草堂,成为康有为的忠实弟子。
1893年与康有为同科中举。
1895年春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进京应试。
梁、麦同寓,时常“相与规划救国政略,并助南海先生奔走国事”。
将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受康有为嘱咐,鼓动在京各省举人上折拒和,参加“公车上书”。
同年夏在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任撰述和编辑。
1897年与梁启超、汪康年等创不缠足会于上海,任董事,并为《时务报》等撰写文章,主张“尊君权,抑民权”,意在变光绪帝为有绝对权力之皇帝。
1898年春与梁启超等联合两广、云贵、川陕、浙江等省举人上书,反对租让旅大给俄国。
同年3月参加康有为等创立的保国会。
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协助梁启超创办《清议报》。
次年代梁主持该报,撰写320余篇宣扬保皇的文章,提倡学习日本维新,增强国力以救亡。
曾代理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校长。
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诬蔑起义群众为乱民,支持“东南互保”,号召南方督抚镇压义和团,起兵勤王,实行南北分治,要求各国合兵迎光绪复位。
《辛丑条约》签订后,又为国权尽失、利源尽夺、无复和平、中国政府充当列强傀儡和奴隶,而感到忧愤不已。
1902年任《新民丛报》撰述,1907年任政闻社常务员。
1913年在康有为创办的《不忍》杂志任编辑。
后充任冯国璋幕僚,“相与谋倒袁”。
1915年2月25日死于上海。
生平喜爱吟咏,词章绵丽沉郁,著有《蜕庵诗词》三卷,后为友人收入《粤两生集》。
其他麦姓名人有隋将领麦孟才;元将领麦里,诗人麦徵;清诗人麦英桂等。
近当代麦姓名人有战斗英雄麦贤得,国民党官员麦焕章、麦造周、麦春福,数学家麦结华,物理学家麦赐球、麦振洪,化学家麦松威,地球化学专家麦碧娴,地矿专家麦鉴泉,河流泥沙专家麦乔威,土木工程专家麦倜曾,事地图制图专家麦柏楠,林学家麦振福,水产专家麦康森,医学家麦灿荣、麦智广、麦文、麦国健、麦爱龄、麦秀屏,企业家麦伯良,外交官麦国彦,经济学家麦勇、麦履康、麦朝成,法学家麦逢秋、麦崇楷,翻译家麦仰曾、麦伟良、麦毅强,新闻家麦子、麦世忠,考古学家麦英豪,目录学家麦仲贵,图书馆学家麦芷兰、麦群忠、麦惠芬,作家麦天枢、麦辛、麦家,诗人麦紫,书法家麦振南、麦华三、麦穗丰,书画家麦宝霖,画家麦国雄,漫画家麦正,作曲家麦丁,歌唱演员麦一,影视编导麦当雄、麦嘉,影视导演麦启光、麦兆辉,影视演员麦家琪,烹饪专家麦志城,游泳裁判员麦世伟,篮球裁判员麦新建,足球运动员麦超,拳击运动员麦康德,曲棍球运动员麦少颜等。
阅读:3572